解讀中國:北京新的經濟發展觀 - 張華

解讀中國:北京新的經濟發展觀 - 張華

鄧小平南巡時有句名言:「發展是硬道理」。自始,「發展」成為中共的「神主牌」。任何妨礙「發展」的都要被清除,有利「發展」的則給予鼓勵:舊房子可被強行拆掉,走私漏稅、嫖賭毒黑也可視而不見、人權更可以肆意踐踏。窮了幾十年的中共,好像得了發展饑渴症,追求發展已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

棄漠視百姓經濟發展

但是,中共各級官員有意無意的曲解老鄧的「發展觀」,先被簡化成為經濟的高速發展,近年則被曲解為GDP增長率。君不見中共媒體及各級官員,每次提到經濟成就,總離不開GDP增長率,這個神奇數字,彷彿已成為衡量各級官員表現的唯一標準,也變相強迫他們拼命追求增長率,他們能否升官發財端視這個數字的多少。

發展學是近年西方新興的學科,綜合經濟學、社會學、環保學、歷史學等,主要是探討社會整體發展的成因、困難、路徑。

按照發展學的定義,「發展」不僅僅是狹義的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人民生活的改善、權利的保障,還有精神及身體的健康,環境的保護。換言之,發展具有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內涵。

剛結束的北京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就應用了發展學理論,訂定了新的經濟發展觀。會議公報說:「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轉變增長方式、提高增長質量和效益」。

更多社會服務性投資

換言之,北京已揚棄過去十多年一味追求數量、漠視百姓生活質素的經濟發展觀,代之以新的、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這是很大的改變,也是邁向現代政府的第一關。

在新的發展觀下,各級政府的公共財政投入和政策傾斜也將有新方向,從過去主要用於大型基建、國營企業,轉向更多社會服務性質的投資,例如改善醫療系統,增加教育的投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用更多的資源保護弱勢社群等,並會更加重視環境的保護。

當然,這個新的發展觀能否落實,還是一個很大的問號,要看胡錦濤和溫家寶有多大的能耐。而且,「發展」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保障人權。下一步就應該盡早立法落實中國早已簽署的聯合國人權公約,切實保障中國公民的各項政治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