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氧水浸泡魚翅常見

雙氧水浸泡魚翅常見

【本報訊】「我哋用咗雙氧水加工魚翅幾十年,從來冇聽過啲客食咗有事。」香港餐務管理協會委員林長治縱橫翅壇數十載,聞悉內地查封魚翅加工廠,立即起來為雙氧水平反。他解釋,原料魚翅「又黑、又臭、又腥」,為了賣相吸引,使用雙氧水浸泡是七十年代以來行內的普遍做法。

多運往內地加工
林長治說,在本港售賣的魚翅七成運往內地加工,正常的加工廠不會使用高濃度的工業用雙氧水。雙氧水的作用是把魚翅表面皮層漂白、辟除腥臭,不會破壞翅針的纖維素和膠質,對食家沒有害處。
雙氧水無色無臭,要分辨魚翅的加工程序是否正常,可以比較色澤。林長治說,適量加工的魚翅應該是呈淺茶色,如果光澤過於奪目,則是「漂得過火」的象徵,「其實愈光澤嘅魚翅,味道愈淡,肉質愈快腍,因為受到化學成份影響。」
如果市民在家中烹調,應該先行清洗辟腥。魚翅的煮法很簡單,林長治說,市民可以把魚翅放入煲湯用的魚袋內,與雞肉一同煲燉,煲過的魚翅可以混和馬蹄粉及蠔油芡汁落鑊煮一分鐘,即成紅燒魚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