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拖經濟後腿

股市拖經濟後腿

二○○四年中國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不久前,中共十六屆三中全會關於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職能分工,已經透露明確的消息。不過,據說明年將發行的國債總額是一千一百億元(人民幣,下同),比今年少三百億元,比去年少四百億元。誠然,財政政策是否積極不以新增國債數額來衡量,關鍵在財政支出是否增加;若財政收入增速超過財政支出增速,則可以減少新增國債數額而維持積極財政政策。在中國經濟持續保持高增長而財政收入不斷增加的條件下,逐年減少新增國債數額而維持積極財政政策,是中國宏觀經濟態勢健康的表現。
然而,正如我在《宏觀政策的變化》(載本報二○○三年十一月四日)中所指出,財政政策獨立承負「促進經濟增長」的重擔,將令中國政府的財赤和國債繼續增加,對長遠經濟持續穩定發展構成威脅。通俗地說,一個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配合不能長期一條腿(財政政策)長、另一條腿(貨幣政策)短。

陷入熊市三年
據說,明年新增國債集資所得除投入在建項目外,將主要用來改善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公共衞生、公共教育以及用於環境保護、西部開發、社會保障、南水北調等。跟過去幾年集中用在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投資領域和項目分布較廣。然而,諸如公共衞生、公共教育、環境保護、社會保障、南水北調等或者是長線投資或者是消耗性支出,不能對當前經濟增長發生即時效應。所以,明年中國經濟增長欲繼續持百分之七左右,必須由其他來源的更大量的資金投入。

今年人民幣貨幣供應增長已大幅突破中國人民銀行的預定目標,明年人民幣貨幣供應增長預定目標只會降不會升。因此,明年更多的資金投入有賴資本市場。但是,滬深股市陷於熊市已長達三年,告別二○○三年的時候,股市氣氛可謂慘淡。無論股市低迷的原因是可等複雜而深刻,它拖了經濟後腿則是不爭事實。過去兩年,多少上市公司無法由配股或增發來集資,多少准上市公司輪候經年而無法上市,多少股民因投資損失而打擊消費意欲。二○○四年,滬深股市若不能擺脫困境、重返牛市,則中國政府的貨幣政策就很難專注在推動銀行減少不良貸款而不願經濟增長。至於滬深股市如何擺脫困境,一是國有股、法人股全流通問題必須盡快取得突破,二是股市對外開放的力度必須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