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建繞道中環到銅鑼灣需時45分

不建繞道中環到銅鑼灣需時45分

【本報訊】運輸署的研究發現,中環多處汽車流量已超出負荷兩成,若不填海興建中環灣仔繞道,中環的交通擠塞將在未來七年內嚴重惡化,到二○一一年,由中環駕車到銅鑼灣將需時四十五分鐘之久,與步行的時間相差不多;研究又顯示,較早前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重新提出的電子道路收費計劃,在二○一二年前都無法實施。

暫緩電子道路收費
運輸署副署長劉家強昨表示,中環多條主幹道現時的汽車流量都已超出道路容量兩成,在繁忙時間,干諾道中的每小時流量達一萬架次;夏愨道達一萬三千多架次;告士打道達一萬二千架次;銅鑼灣海底隧道的過海車龍經常排至中環,但根據預測,到二○一一年,進出中環的交通流量會再增加三成,超出道路容量則增至三成,令擠塞嚴重惡化。
劉家強表示,當局原計劃在中環灣仔填海興建一條新的中環灣仔繞道疏導交通,但由於填海計劃的爭議,繞道工程現已延誤了半年,現時由中環林士街駕車到銅鑼灣維園,平均行車速度為每小時七公里,行車時間約需十五分鐘,但預計到了二○一一年,中環至銅鑼灣的行車速度會因交通擠塞而下降至每小時五公里,行車時間增至四十五分鐘,若興建了中環灣仔繞道,中環往銅鑼灣,則只需四分鐘。
他又表示,該署已對在中環實施電子道路收費進行了探討,現時進入中環的汽車流量中有四成屬路經性質,即不是以中環為目的地,若沒有了中環灣仔繞道讓跨區車輛使用,這些路經車輛都會被迫繳費,一定引起極大反對,為了公平實施道路收費,必須在中環灣仔繞道在二○一二年落成後才再考慮。
他指出,該署亦曾研究若果西隧減價至二十元能否改善擠塞,但研究發現,紅隧的流量要改往西隧,一樣會增加告士打道與干諾道中的流量,而且減價亦會吸引更多汽車過海。
當局會在未來幾年在中環灣仔進行一連串的中期道路改善工程,但亦只能減輕擠塞對區內交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