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莎莎國際(178)昨宣布截至9月底止中期業績,雖然期內正值「沙士」高峯期,但受惠於自由行及本港消費意欲回升,半年度純利4870萬元,較去年同期大升51.2%;每股盈利3.8仙,中期息2仙,另派特別息1仙。
莎莎主席郭少明指出,「沙士」令該公司上半年度首3個月營業額下跌10%,但踏入第二季度營業額已回升20%,令上半年度營業額增長3.3%,若撇除依貝佳業務(莎莎於去年度把虧蝕的依貝佳業務出售),期內營業額則升5.9%。郭少明預期,10及11月營業額有逾兩成增長,聖誕檔期估計也有20%增長。他又稱,目前每張帳單的平均消費約195元,相信仍有上升10%的空間。
郭少明又稱,內地遊客佔莎莎營業額25%,人民幣收入佔每日總收入5至6%。將來人民幣信用卡可在港使用,相信有助增加遊客消費;另本港銀行將可經營人民幣業務,則有利該公司拓展內地市場,莎莎正根據CEPA的規定,申請在內地的經營牌照,若獲批准,會考慮在北京、上海及廣州等大城市,先設立一至兩間店舖作試點。
至於香港方面,他說,下半年度將開設5間分店,並會擴充部份遊客區的分店,亦會於本月在尖沙嘴開設美容及纖體中心「SaSaBeauty+」。估計資本開支約2500萬元。
上半年度,莎莎的毛利率雖然微跌2個百分點,但仍錄得經營溢利5780萬元,升69%,郭少明解釋,除了出售依貝佳,免卻該項業務的拖累,去年仍然虧損的美容業務,由於引進新的護理設備及控制成本措施得宜,故已達收支平衡。
另外,現有59間分店(香港及澳門共35間),超過1600名員工的莎莎,將於農曆年前向員工派發雙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