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搏擊:委任權力急須制約

民主搏擊:委任權力急須制約

沒有實權的區議會選舉,竟然吸引逾百萬選民投票,投票率四成四;不僅顯示香港人不滿政府施政和不滿政制不民主的強烈程度,還顯示整個諮詢委任制度失效,民意表達渠道淤塞。委任不是用人唯才,也不能反映社會上不同力量、不同意見,而基本上是用人唯親(政府),委任變成政治賞懲制度,結果政府嚴重脫離民意。

法律界人士 莊耀洸

民怨之所以那麼沸騰,不但由於政府無能,還因為予人不公正的感覺。譬如一般估計高投票率對民主派候選人有利,政府宣傳是次區選就顯得不落力,連民主選舉不可或缺的公開論壇,也只有小部份選區有舉辦,剝奪了選民直接向候選人公開問責的機會。這亦會被公眾覺得政府偏幫那些不願出席論壇的親政府候選人。

別委任退休官員
投票。特首呼籲選民選出與政府合作的議員,潛台詞彷彿是別選出那些監察政府,甚至跟政府對着幹的議員,正由於政府予人不公正的印象,公信力自然大打折扣。目前政府最大的考驗,不但在委任區議員的問題上,還有委任平機會主席的準則和程序。
平機會作為一個獨立機構,不但要做到真正的獨立,還要令人覺得它獨立,倘委任政務官或退休高官,將令公眾難以相信平機會能有效監察政府。近日政府官員還表示考慮委任官員為平機會委員,這更明顯低於國際人權標準的《巴黎原則》。更重要的不但是委任準則,而是委任的程序,按《關於保護和促進人權的國家機構的地位和職責的原則》(即《巴黎原則》),這些獨立機構的「組成及其成員的任命應按照提供所有必要保障的程序來確定」,並確保機構成員有多元代表性。

英聯邦對委任人權機構成員的標準是,行政機構不可包辦整個遴選程序。有關過程必須具透明度,有立法機關和民間社會的參與。而所謂具透明度,則須包括廣泛諮詢和公眾提名的過程。
投票日翌日,民間人權陣線和平等機會婦女聯席的十多名代表,會見了民政事務局代表余志穩,他已表示政府急於委任新一任平機會主席,委任程序不會有任何轉變,連委任前讓候選人到立法會質詢,也表示政府不會考慮。他還表示按政府政策,過去並無對平機會候任主席作品格審查。

委任要公開公平
英國對委任所有公共機構?諮詢委員會有一套制度,以確保委任過程是公開、公平和具透明度。然而,王見秋事件所反映的,正是整個委任制度出了大問題。譬如鄔維庸在立法會被李卓人問及協助草擬抹黑胡紅玉六宗罪時回應,他只是將有關近年報章等坊間傳聞求證於王見秋,但鄔當了逾六年平機會委員,理應對平機會非常熟悉,竟將過去平機會的坊間傳聞求證於只做了三個月主席的王見秋,可謂荒謬至極。然而,特首為何會一次又一次委任他?
特首行使酌情權,繼續委任當了六年委員的鄔維庸和林貝聿嘉,委任過程有甚麼客觀標準可言?普選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固然是民主政制權關鍵部份,但確保整個諮詢委員會制度和獨立機構多元化和具透明度,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