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之見:認購新股勿太投入

英之見:認購新股勿太投入

未入正題之前,先行申報行蹤,筆者在年底前,尚有大約3個星期大假,如果在街上有緣遇見,不妨打個招呼,無用大驚小怪。逛街帶來巨大篇幅宣傳,絕對是意料之外的收穫,非常多謝賞面。
新股表格轉瞬派完,然後又傳證券行借貸額供不應求,一日之內用罄,如此盛況是多年未見,顯示出不少股壇稀客,都已經加入戰團,雖然未有基本因素上的轉變,但亦需要加倍提防,筆者已較為積極調整組合,希望可降低風險。
新股熱賣固然是炒風旺盛的主因,可是連帶國企指數期貨的推出,居然也成為帶旺國企的藉口,則是十分奇怪。
不錯以現在的市場氣氛而言,國企指數期貨是有條件成功,至少比以往的產品有賣點,可是要發展一個期貨產品,並非想像中容易,一定要吸引一批投機者長駐,為市場提供深度。市場成交存在循環的因素,成交愈好,便愈吸引投資者,所以早期的工作,對港交所而言是極之重要。

國指期貨未敢太樂觀
可是投機者有恒指期貨可選,未必輕易轉移陣地,當日紅籌期指在盛時,交投也不外爾爾,所以筆者也不敢太樂觀。期貨推出前令現貨受追捧,實質上是十分牽強的概念,筆者反而擔憂下周正式推出,會是觸發調整的藉口。
以現時新股的招股數據而言,應該是有上升水位,但認購新股存在分配的問題,反應如此踴躍,分配的比例一定甚低,這是自然的定律。當更多人意識到抽新股這門生意,一定會拖低邊際利潤,參與無妨,但也不必過份投入。
估計新股熱潮仍會維持一段時間,值得留意新股上場的反應及表現,對市況甚有啟示,當年Tom.com(8001)大賣,新意網(8008)初段也不差,到香港網(8006)潰不成軍,新股走勢表現是領先大市。
今時今日的熱門新股,不是單靠概念支持,卻也全都是十幾倍PE招股,安全性並非如表面看之高,雖不會輕易大散,但有些跌幅是絕不出奇。當然在目前環境不似會出現,筆者只是提出一個額外的技術訊號,給大家一些戒備。
黃國英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