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中央委員會昨天正式通過接納主席曾鈺成先生的辭職,並準備在短期內另選主席,率領民建聯重新開展工作及應付明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在任何有選舉的政治體系中,政黨為着選舉失利而更換領導層或主席是常有的事;這樣做不僅是要顯示黨領導為選舉失利而承擔責任,更是為了讓政黨可以有一副新臉孔、讓政黨可以有一種新氣象,以重新吸引選民及爭取選民的支持;民建聯及曾先生的決定顯然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然而我們認為,單單更換主席、單單把曾鈺成先生換成譚耀宗先生或其他人根本不足以改變公眾對民建聯的觀感、根本不足以扭轉民建聯被選民唾棄的命運。
應該看到,民建聯在今次區議會選舉中大敗並不是因為他們的地區工作做得不夠、並不是因為他們辦的旅行團或蛇宴團不夠、並不是因為他們缺乏資源進行選舉宣傳。民建聯在區選中被選民唾棄是因為他們每每在重大的政治問題上、在事關市民基本權利及自由的問題上選擇與市民為敵、選擇以人民為敵。
就以《基本法》23條立法問題為例,在整個立法過程中市民雖然提出種種的憂慮、種種的不安、種種的疑問,但民建聯對這些憂慮、不安及疑問不僅不以為意、不僅沒有盡力向特區政府爭取改善,反而批評市民的憂慮是不理性、不成熟的意見,並且傾盡全力為特區政府的「惡法」保駕護航。更可怕的是,當七月一日五十萬香港市民走上街頭要求特區政府擱置立法時、當自由黨這個政府過往的忠實政治盟友也要求政府押後立法時,民建聯依然執迷不悟,全力支持特首董建華先生及特區政府繼續立法工作,並希望以霸王硬上弓的手法如期通過法案、剝奪市民的權利及自由。像這種一心討北大人歡心、一心保皇的態度,像這種把社會安定、把市民呼聲視為糞土的態度,怎能不令市民寒心、怎能不失盡市民的支持呢?
更何況除了《基本法》23條立法問題外,民建聯對市民希望當家作主、希望加快民主步伐的呼聲也聽而不聞,甚至連促使特區政府加快政改步伐也不願意。像這樣不重視民意、不重視市民訴求的政黨,怎麼可能得到市民的認同及支持呢?
我們認為,若果民建聯不好好檢討他們的政策路線、不改變他們以「北大人」為優先、以「保皇」為優先的立場,那即使更換了主席,也不可能改變市民對他們的印象、也不可能擺脫被選民唾棄的命運!
(圖)如果民建聯只是把黨主席一職,由曾鈺成(中)換成譚耀宗(右)或其他人,根本不足以扭轉被選民唾棄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