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以為愛滋病很遙遠

別以為愛滋病很遙遠

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及生物統計學中心主任

劉德輝教授

在傳染病及流行學的觀點看,SARS和AIDS都是世紀大疫症。SARS來得如雷霆一擊,翻天覆地,現暫時卻芳蹤渺渺;但AIDS則是每年到訪的常客。兩者都是傳染病,市民和政府對這兩種傳染病的反應,倒有天淵之別。以醫療資源上負擔和受感染者數目而言,AIDS的嚴重程度不比SARS為輕。筆者的研究顯示,除了醫院、淘大及家庭感染的SARS例數外,在社區不明途徑受感染的數字,只有一百多宗(約一成左右)。在疫情發生期間,約有百分之五十的市民擔心自己或家人受感染;但一般市民感到自己會感染AIDS的,還不到百分之三。在高危人群中,數字亦很低。

過份輕視愛滋病
筆者的研究顯示,在三月底的一星期內,市民戴口罩的百分比由百分之四十上升至百分之九十;但在筆者過去五年對召妓男士的研究中,不用套者始終「維持」三分一左右。有關方面預防愛滋病工作帶來的成效,還沒有SARS一天內的改變為高。市民對SARS的病患者充滿溫情;對AIDS的病患者卻加以歧視和排斥。另外,香港基本不易負擔一千幾百名新的愛滋病感染者。從來沒公開地聽過有關人士討論香港能負擔幾多愛滋病患者,但我們都很在意能照顧多少SARS病患者。政府在電視上的愛滋病宣傳愈來愈少,但對SARS預防,只要能想到的,它都會做。

我們把SARS看成一場戰爭,我們不能把AIDS只看成是背景音樂。市民、政府,甚至有從事愛滋病工作的人士,都潛意識地覺得香港的疫情輕微,不足為患,這種心態是防治工作的絆腳石。我們的研究顯示,有七分之一的男士會召妓,而當中三分之一不用安全套,有二成染上性病。而愛滋病在中國,包括珠江三角洲,卻正在肆虐。中國現有八十五萬受感染者,很多婦女,無辜的從伴侶身上感染AIDS或性病,AIDS在中國和香港都是一個計時炸彈。

需要協調各組織
本文所述香港市民、政府都重SARS輕AIDS,並非說在SARS我們做得太多,而是我們對AIDS太輕視了。香港專業、專職從事預防愛滋病工作人員不算多,而且分散在幾個小組織中,組織間的交流合作,也相對較少,達不到「經濟」效應。在高危人群中,接受服務的百分比也偏低。社區的發展工作,亦因撥款問題而擱置。在跨境的項目上,政府的基金不予支持。政策決定者、撥款組織及工作者之間需要更多的協調。
我們對AIDS的工作,需要多點關注,多點新思維,才能如戰勝SARS一樣,戰勝AIDS。寄望新成立的疫病防護中心,能為AIDS的防治工作帶來新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