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 生 - 吳靄儀

半 生 - 吳靄儀

大家都在談林奕華編製的舞台劇《半生緣》,吾友詹德隆大為傾倒,在《信報》特地撰文推介,但文章之中,埋怨張愛玲讓顧曼楨嫁了祝鴻才,認為這是她的一大「敗筆」。
吾不敢苟同。豈獨不是敗筆,簡直是貫徹了《半生緣》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道出了張愛玲筆下的上海社會與女性的典型命運。豈止上海,香港也是一樣;你看《第一爐香》的葛薇龍,就知道「千紀一窟,萬艷同悲(杯)」。
曼楨嫁給鴻才,張愛玲的解釋是十分清楚的。手邊有皇冠叢書的精裝版張愛玲全集第一冊的《半生緣》:頁368:「她自己是無足輕重的,隨便怎樣處置她自己好像都沒有多大關係。譬如她已經死了。」頁393:「當初她想犧牲她自己,本來是帶着自殺的心情。」頁428:「世鈞知道她當時一定是聽見他結婚的消息,所以起了自暴自棄之念……」
沈世鈞未免太看得起自己了,曼楨的自暴自棄,他只是一個幫兇。遭人侮辱離棄,即使恨人,第一卻憎恨自己,認定自己是個一文不值低賤之人,這是多少女子的悲哀!一死容易,難堪的是要在剝奪了起碼尊嚴的情景下活着。曼楨已算好了,倏忽半生已過,還可以振作起來,離婚再過新生活。葛薇龍卻是永不超生。張愛玲看世界的眼光陰冷蒼涼,人生就是那樣百孔千瘡。這也是我一向佩服她而不喜歡她的緣故。
幾年前,看許鞍華導演的《半生緣》首映,感動凄酸得幾乎說不出話來。戲拍得這麼幽微深遂而既不叫好亦不叫座,害她為賠了人家的本錢而內疚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