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二十三年樓齡的沙田公屋禾輋邨,其中六幢井字形設計樓宇,升降機不停三樓,居民需行樓梯落二樓或上四樓,才可搭升降機出入,由於屋邨多為長者,對升降機需求與日俱增,惟房屋署卻漠不關心,居民質疑房署何以多年來從未檢討改善。
禾輋邨順和樓三樓居民聯署向本報投訴,指其中六幢井字形樓宇設計「特殊」,升降機不停三樓,年長居民出入不便。
阮太的家姑因行動不便需坐輪椅,每次出入或到醫院覆診,都要人攙扶上落樓梯,既危險又不方便。阮太說,最近家姑再次跌倒入院後,已不能自行走路,要坐在輪椅上,由兩個人抬落二樓,才能乘升降機到地下,轉乘車往醫院覆診,十分狼狽。「其實咁多年都斷斷續續向房署口頭投訴過,不過唔見佢有行動」。
不少居民因年事已高,對升降機需求日增。「我搬咗入嚟廿幾年,當年重『後生』,行幾步唔覺得有問題,但𠵱家年紀大,骨頭痛,又有骨質疏鬆,行樓梯好唔方便,又驚跌親」,年逾六十的黃婆婆向記者大吐苦水,「每次上落樓梯時都要好小心,跌倒就手尾長。」
黃婆婆稱,「設計嗰個都唔知做乜,二樓有四部升降機,三樓就一部都冇」,更質疑何以房署多年來沒有與時並進,檢討過這個「騎呢」設計,改善無電梯情況。
居民又稱,購買電器及超市雜物,送貨時因三樓無升降機而被額外收取送貨服務費。
代表居民去信房署強烈要求在三樓加裝升降機的張先生指,因恐房署漠視居民意見,同時向平機會及本報投訴後,屋邨辦事處主任主動聯絡,表示過去亦有居民反映相同意見,他們亦曾向上級作出建議,不過未有回覆。
房屋署發言人回覆本報查詢表示,禾輋邨六幢井字形設計樓宇,當年設計時,三樓位置的作用是鞏固全幢大廈,因結構關係,未能在三樓開設升降機口位。
發言人表示,有需要居民可向房署申請原區遷調,房署會按個別情況考慮。 (一一二八○○四)
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全港的井字形公屋都有相同情況,部份樓層沒有升降機,因為當年法例未有硬性規定每層必須有升降機,不過,房署亦應與時並進。他指出,房署未有全部改善,除了因為部份樓宇因結構問題不容許加設升降機外,也有財政原因。
他指,如果因為結構關係而未能加裝,而居民又有實際需要,有權申請調遷。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