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沒有種族歧視?這是一個愚蠢的問題。
如果平機會立法通過禁止種族歧視,首先要修改基本法。基本法規定,特首和司局級官員,都只能由華裔血統的香港永久居民出任。
香港有數以萬計的非華裔,半華裔或四分一華裔的「少數民族」,尤其祖居尖沙咀海防道阿士厘道一帶的「小印度」的後代。他們的粵語流利,有許多還懂得辨認中文,但香港的電台和電視台,沒有一家起用印巴裔人報告粵語新聞。香港的影視界,除了半個英國人的黃秋生能走紅,印巴裔的年輕人也打不進去,雖然在荷里活和英國的影壇,許多印巴裔已經成為名導演和名攝影師。
這是甚麼樣的「國際城市」?在街頭巷尾的便利店和茶餐廳,歧視少數族裔的事件,天天可見。
有一次,在尖沙咀中間道的一家便利店,看見兩個非洲青年進店選購餅乾和薯片一類乾糧。收銀機後面的兩個新移民中年女店員,見到黑人進來,神色有如發現了兩隻蟑螂,操着惠陽口音,彼此嚴厲警告:
「睇吓睇吓,又Lai咗兩隻C黑鬼嘞。」一個說。
「係咯,叫佢咪C圍摩呀,啲貨俾佢摩過,賣唔Hui㗎。」
一個黑人用英語問:有沒有三文治?其中一個女店員連忙擺手:「唔塞聽呀,唔塞聽呀,過隔Lee喇!」她的姊妹同僚也幫腔:「係囉,呢鼠唔係重『亨』大廈,冇咖Lee賣㗎,番去重『亨』大廈嗰Ben吖。」
兩位黑大哥比手劃腳,拚命想溝通。這時,後面排着隊的人也開始不耐煩了,有一個地盤工人模樣的中年人嘴角發出「啫啫」聲。女店員眼見自己有了「群眾基礎」,腔調更提高三度:「唔賣呀唔賣呀,你哋過隔Lee喇。」兩個黑人把手上的餅乾和薯片扔在櫃枱上,悻悻然走了。
他們也許不明白,僅僅在二十多年前,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還在呼籲「亞非拉人民大團結」,「支援黑人兄弟的反美鬥爭」,今天,他們來到五星旗下的領土,卻被下令「過隔Lee」。
李小龍的電影,有許多黑人觀眾。黑人看見李小龍打白人,腳踢「東亞病夫」的牌匾時,也大樂而鼓掌,但他們不知道,李小龍在《死亡遊戲》裏,遇到了一個叫卡力蘇的黑魔頭,李小龍連黑人也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