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談到投機仙股的經驗,因為注碼不大又費神,實際上並不化算。可是筆者一向的理念,是以注碼控制風險,小注博巨額百分比回報,與大注博低回報項目,因此昨日似乎是有點自相矛盾。
分析上遺漏了一個重點,就是這次投機,欠缺了一個比較實質的理據支持。筆者有不少股份都是長線持有,但並非十分被動無了期等待收成,而是心目中有一個時間表,例如新昌管理(2340)等兩三期業績,去令投資者理解並非不夠大財團旗下競爭對手鬥;太平洋恩利(1174)等新廠落成,以及加工過程深化;富士高(927)等新的大客戶項目貢獻。總之各有期盼,靜待市場看法的轉變,或者公司發展去令價值提升。
而且這些長線投資,都有不俗的股息回報,等待收成的時間,可能真的長達兩三年,但期間有四五厘的股息回籠,足以收回時間成本有餘。
投機仙股的殼股概念,不錯也是有等待的理由,可惜的是沒有明確的時間表,等待業績頂多兩三年,等待市場瘋狂炒賣熱衷尋殼,卻可以是無了期,因此極之被動。欠缺一份時間表,是一項投資的大忌。
現時市況雖盛,但超平的股份依然存在,建屋貸款(145)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間公司無人理會,在力寶系熱炒之時也是斯人獨憔悴,可是股價對比資產淨值有大折讓,甚至對比現金值也有折讓,而且街貨比例甚低,表面上是甚佳的私有化對象。
不過股價低迷成交欠奉,小股東受盡心理折磨,卻並不代表任何私有化計劃可以輕易完成,我們也見過私有化失敗的例子。建屋貸款的數據太過簡單易明,大股東要瞞天過海廉價收購,實際上甚有困難。
現價的建屋貸款是超平,理論上有可博之道,可是主要的問題,便是欠缺了收成的時間表,真真正正只是等運到,加上股息欠奉,更加變成呆等。這亦解釋了為甚麼股價在超強的市況中,仍是如此便宜,不錯至少偏低了幾成,市內卻有不少更值得期盼的公司,變成並非太吸引。
黃國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