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對加入大機構工作,傳統智慧是「大樹好遮蔭」,但在講求終身學習及增值效益的今天,大企業對員工的吸引,已經改變成雙方互動。
滙豐銀行是全球市值第2大國際銀行集團的成員、本地最大僱主之一,旗下員工能接觸的業務層面、接受的培訓機會、以至個人事業的發展視野,都較任何一家純本地機構更多元化及廣闊,這也是該行在熾熱的人力市場競爭中,較同業享有的優勢。
滙豐銀行個人理財業務(業務拓展)高級經理林麗霞說:「集團的哲學,滙豐是一個大家庭,唔同地方、唔同部門及工種,都會發掘人才栽培上去……」作為前線銷售服務隊伍,能有機會到訪集團業務覆蓋的國家,與各地精英交流,是一種超越報酬的獎勵。
她表示,舉辦了3年的海外業務會議,每年都會挑選一些「表現最top的同事」參加,名額數十個。
她說:「像剛舉行的會議在倫敦總部進行(過去兩年分別在上海及台北),集團行政總裁葛霖還特登中途出現15分鐘,給同事勉勵分享,大家又跟CEO握手,都很雀躍鼓舞,……這些對同事來說是很吸引的機會。」
除了這些地區化會議外,集團每年也會舉辦全球性會議,達到行方所訂銷售服務指標及方向,便享有出席的殊榮,「今年會議在三藩市舉行,香港派出了20多人參加」。
她說,行方也會鼓勵甚至贊助出色的員工參加業界交流會,提升本身視野,像推動保險銷售的同事,出席其業內盛事百萬圓桌(million-dollarroundtable)會議。

目前滙豐銀行的個人理財(PFS)前線隊伍共有3000人,其中屬外向拓展型的財務策劃經理,人手500多人,她期望年底前最少可增至600人,若連同每年平均約1成多的流失率,加上業務擴展需要,有關職位的招聘每年都會有穩定增長。
招聘途徑包括內部調升及向外吸納,她指出,一般都會招聘有相關工作經驗人士,絕少聘請剛畢業的大學生。
她說:「始終前線同事每日要同咁多唔同人相處,擔任這個職位的同事,唔可以唔識點同人相處,佢哋要讓客戶感到舒服及可以溝通。」
初入職同事會先接受3星期訓練,考取業務所需的牌照,未來6個月則再接受2星期的課程,往後會因應年資繼續培訓。
員工培訓機會及發展遠景方面,林麗霞認為,滙豐擁有多項優勢,集團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務,服務及產品種類涵蓋層面廣,員工可接觸多元化的客戶群及嘗試不同崗位,比其他機構可能只集中個別理財項目銷售,自然勝人一籌。
本報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