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企股近日再度受到市場熱烈追捧,國企指數亦突破了4000點大關,創下近年新高。促使國企股上升的其中一個因素,本欄在過去數天已討論了,筆者相信是因為明年初國企股陸續公布第4季營運狀況,機構投資者趁利好消息公布前偷步入市,推高了國企股。
至於另一個促使國企股上升的因素,不少朋友猜測是即將在本月8日推出的國企指數期貨所引致。究竟國企指數期貨推出,是否真的會令國企股上升?
翻查近數周港股的交投紀錄,在每周10大成交金額榜中,出現次數最頻密的國企股應該是中石油(857),繼而便是中石化(386)及中電信(728),嚴格來講,中石化出現的次數略高於中電信(註:不包括新股)。有個頗有趣的現象,就是這3大國企股常有在每周10大成交金額榜及10大成交股數榜中出現,惟獨在人保財險(2328)上市的那一周,即11月3日至11月7日,這3大國企股皆沒有在該周的10大成交金額榜及十大成交股數榜中出現,反映在該段期間內,資金可能真是全湧到人保財險之上。以此推測,稍後當中國人壽(2628)上市時,可能亦會出現類似情況。
港股每周的10大成交金額榜,可反映市場資金在該周正熱熾追逐哪些股份。從過去數周的資料,顯示資金正熱烈地吸納中石油、中石化及中電信這3大國企股,剛巧這3股正是國企指數中成份最重的3隻,故有理由相信機構投資者可能是為國企指數期貨所作的部署。
據10月20日的資料計算,國企指數32隻成份股分別佔國企指數的比重顯示,中石油佔的比重最高,達21.2%;繼而便是中石化,佔17.4%;中電信則佔8.4%,3股共佔指數的比重達47%。故大戶僅須持有這3大國企股,便足以舞弄國企指數,情況與恒生指數相像,滙豐(005)佔恒指比重達34.2%、中移動(941)佔恒指比重11.9%、和黃(013)佔恒指比重6.39%,這3隻重磅股已佔恒指比重達52.5%,大戶僅須持有這3股,便可舞弄大市。故此,日後若國企指數期貨能夠廣泛地受到市場採用,則這3大國企股的地位便更為重要。
從國企指數成份股佔指數比重的分布顯示,中石油的比重達21.2%,中石化17.4%,中電信8.4%,華能(902)則為7.8%,4股共佔指數的比重達54.8%,其他國企股佔的比重頗低,由1至3%不等,對指數的影響極之輕微。正如前段所講,日後若國企指數期貨能夠廣泛地受到市場採用,3大國企股的地位便更為重要,可是其他國企股受追捧的程度,亦可能相對下降。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