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不少人問筆者,到底是陳水扁還是連戰和宋楚瑜勝出的機會較大?由於距台灣總統大選還有百多天,現在論勝負言之尚早。但從競選策略、權謀,甚至手上還沒打出來的牌,陳水扁迄今都佔盡優勢,連宋只有捱打的份兒。
過去的台灣大選,從不像今次那樣,國民黨只能窮於應付對手一波又一波的狠招,完全沒有還擊之力。從揭露「藍營」性愛醜聞的「非常光碟」,到公投立法的爭議,以及最近公布十大建設的宏圖,民進黨人似乎都早着先機,國民黨人只能窮於應付。
換言之,陳水扁完全主導了這次選舉的議題。這是高明競選策略的結果,一方面讓輿論及對手緊跟陳水扁設定的議題,令對手筋疲力竭的應付之餘,無法再攻擊他執政四年來經濟、內政一塌糊塗,也無餘力提出國民黨最擅長的經濟議題;另方面,陳水扁借選舉之機擴大台獨的活動空間。
陳水扁高明之處在於,他在每個戰役似乎都敗下陣來,但實際上他主導了整個戰局,甚至贏得整場戰爭。以公投法為例,台灣今年七月爭取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因為北京的反對而告失敗,陳水扁乘時提出台灣公投加入世衛的議題。當大家發現沒有公投作法源,他立即鼓動公投立法,讓一直支持台灣加入世衛的美國無法阻止。
雖然民進黨人在立法院投票通過公投法時,被國民黨人迎頭痛擊,所通過的公投法更是最保守的不涉及統獨問題的版本。從加入世衛失敗,到公投法被閹割,表面上陳水扁受盡挫折,但實際上,陳水扁已完全達到目的。
他發動這場公投「戰爭」,目的就是擁有一部公投法,無論款文是否滿意,都已令台獨跨出踏實的第一步,等民進黨人日後在立法院佔大多數,再慢慢修改,自然能得出一部滿意的公投法。陳水扁的謀略,似乎愈來愈像李登輝了。
筆者以為,連宋最凶險的難關還在後頭:國民黨本土派會否在投票前夕倒戈。上屆總統大選前夕,政商界親李登輝的頭面人物突然轉向支持陳水扁,令陳水扁的氣勢大盛。
現在國民黨內部仍有不少親李登輝的勢力,包括不少本土派的要角都是親李人物。他們在最後關頭的去向,將主宰國民黨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