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冬天運動慎防患低溫症

健康地帶:冬天運動慎防患低溫症

踏入秋冬季,是適合戶外運動的良好時機,但由於本港冬天的氣溫有時會突然驟降,故參與戶外運動人士必須做足保暖預防,以防凍傷。
常見受到天氣突冷而令身體不適的毛病,如打噴嚏、身體發冷、頭痛及體力下降等,若持續未能做好保暖工作,身體或會出現「低溫症」(Hypothermia)。

穿天蠶衣保暖
「低溫症」是指體溫下降而不能維持恒常的身體溫度。在冷天,身體遇冷後的反應,皮膚下層的血管會減少血流量,盡量使血液回流至內臟,以維持體內正常運作;若身體仍然受冷,便出現不隨意的打冷震,身體自動地利用肌肉的震動和收縮,增強體內熱能供應,這時受凍者仍可透過大組肌肉活動如跑跑跳跳產生熱能,從肌肉運動中提供的熱能比身體靜止時高出三、四十倍;最後體內的甲狀腺會發揮功用,以體內激素平衡體溫。若上述體內保暖措施不奏效,持續受冷三數小時,便會造成「低溫症」。
一般「周末戰士」(指在周末才做運動者)在冬天戶外遇上低溫症風險較高,一來身體不夠弗,二來沒有保暖意識。穿着天蠶衣是最佳保暖的方法。天蠶衣是專為冬季戶外運動而發明的衣服,其保暖程度比羊毛衣還要高20%,就算身體出了汗,仍能發揮保暖作用,千萬不要穿棉質衣服,因為棉質不能保暖,反之當身體出汗後更加快散熱。
此外,長者、小童、患上呼吸系統疾病、心臟病等人士對體溫調節的反應和能力較差,容易凍傷。
預防凍傷的貼士,包括出發前注意天氣變化;出發前一兩天多吃碳水化合物,如飯麵;出發前必須吃早餐;穿着足夠保暖衣物;避免在當風地方進行活動;飲用足夠水份;腳趾經常保持郁動,增加血液流量等等。
撰文:香港浸會大學體育學系雷雄德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