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嘉華筆記:對美股後市務須謹慎

麥嘉華筆記:對美股後市務須謹慎

讀者們不難發覺,我近期一直在本欄強調,美國股市已差不多反映了所有利好的因素,縱使再有好消息浮面,美股的上升空間仍然相當有限,因為美股的股價已偏高;反之,若有一些令投資者洩氣的消息出現,美股的升勢便會登時逆轉,跌勢更可能會甚為驚人。我這樣說,是因為我看到頭上已有不少烏雲凝聚,隨時可以令今日股市的牛氣遭受破壞,而且受打擊的範圍並不僅限於美股,而是整個亞洲市場也會遭殃。

首先,美國的貨幣供應增長在近期正持續放緩。對於為何有此現象,我也有如丈八金剛,找不到合理的解釋。不過,股市投資者都知道的傳統智慧是,過往每當貨幣供應迅速增長時,股市上升的機會相對較大,當貨幣增長的步伐放緩時,股市下跌的成數則會提高,而現時的情況便屬於後一種情況。

經濟佳 春江鴨沽貨
此外,我留意到一個令人詫異的現象,便是美國近日公布的連串數據皆十分強勁(予人感覺是修補痕迹之強烈,較中國的數據猶有過之),但包括公司高層、董事和大股東等在內的內幕人士,卻是企業股票的主要沽家,而接貨則往往是那些局外人,亦即已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散戶投資者。
事實上,根據《華爾街日報》剛公布的一項數字,在10月時,那些內幕消息人士每買入1美元股票,便沽出了59美元等值的股票。文章指出,從過去數字觀察,這些內幕人士若買入1美元股票而沽出20美元股票時,通常已是極淡的訊號,而股市亦往往會因而急挫,類似的經驗可謂屢試不爽。
如今這些內幕人士買入1美元而沽出超過20美元股票的情況已持續了6個月有多,大家不妨想象一下結果會是怎樣一個局面。看來這些經常身處消息最前線的人士,並不相信美國政府所營造的繁榮假象,對自己公司的前景亦抱有保留態度,否則,他們又豈會在經濟穩步復甦而公司利潤又回復成長之際,大舉拋售自己公司的股票?
另一令我感到不安的是中國因素。我對於中國經濟已嚴重過熱、步伐放緩只是時間問題的看法,愈來愈強烈。

商品價 有急挫危機
事實上,我預感到中國經濟若不盡快冷卻,估計在明年下半年或最遲在2005年便會爆發一些經濟危機。無可諱言,中國經濟若打噴嚏,其他亞洲國家亦難免會受到感染,因為這些亞洲國家近期的出口增長,動力很大程度是來自中國增長迅速的國內需求。
不要忘記,在今日,南韓出口往中國的數字已超越了美國市場,而日本貨品輸往大中華區(包括中國、香港和台灣)的數量亦較輸往美國市場為多。此外,中國工業生產的成長速度若放緩,亦會導致商品價格下跌,促使更多對沖基金自商品市場中大舉平倉套利。這些對沖基金現時已持有數目不菲的商品期貨合約。

上上策 是隔岸觀火
最後,我認為地緣政治形勢正急速轉壞,而中美關係以及回教徒的穆斯林世界的嚴峻情況亦日趨緊張,對投資者會帶來更大的變數。所以我堅持自己對現時投資市場的看法,就是隔岸觀火才是上上之策,而美股及亞股每一個升浪皆是趁高沽的良機。說到底,美股的上升空間已甚為有限,而出現大幅回吐的風險卻與日俱增。
﹙本欄隔周逢周一見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