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昨日錄得入冬以來最低溫度,市區氣溫只得攝氏十三點九度,打鼓嶺更得八點七度,全城「凍冰冰」,一不小心便會着涼,感染流感。醫學界提醒市民下月又是流感高峯期,就算注射了預防流感疫苗,但也不是百分百免疫,若不幸中招,全身乏力、「頭重重」、流鼻水,也要「捱住」上班。不過,原來患上流感,只要在發病四十八小時內服用一種治療流感藥物,十二小時內即可病徵全消。 記者:謝穎詩
醫學界預計今年每六至七人便有一人注射了流感疫苗,但據衞生署數字顯示,今年九月及十月在政府普通科診所接獲的流感個案仍然較去年上升,九月份每一千個診症有四點一宗流感,十月份則有三點一宗,去年同期只得二點六宗及二點二宗。
衞生署署長林秉恩昨日出席一項活動後表示,預計明年初是流感的高峯期,福建型流感有可能在本港爆發,但由於這種病毒是曾經在港流行的巴拿馬型甲型流感病毒變種,不少市民已有抗體,毋須過份擔心。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藥物教育資源中心項目總監崔俊明指出,流感針不是百分百有效預防流感,若不幸中招,只要及早求醫,服用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可以即時有效控制病毒擴散,流感病徵如頭痛、發燒、流鼻水等可在服藥翌日全消。
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在港共有兩種註冊藥物,分別名為扎那米偉(Zanamivir)與及奧司他韋(Oseltamivir),兩者在流感初發的四十八小時內,能有效阻止病毒擴散,服藥十二小時即見效。兩者都可以對付甲型及乙型流感,但須醫生處方才可購買。
他強調,扎那米偉是口腔吸入藥物,適合五歲或以上的人士使用,但患有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病人則不宜使用。另一種治療流感藥物奧司他韋,則是口服膠囊,十二歲以上青少年及成人可以服用,而奧司他韋更具有預防流感作用。若發現家人中招,只要及時服用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即可避免被家人傳染。
崔俊明說,現時一般醫生給流感病人服用的藥物,主要是必理痛及抗組織胺藥物,作用是減低流感病徵,無法阻止病毒擴散。但他強調,一般健康的成年人只要休息足夠,流感可於七至十四天自然痊愈,毋須服藥;若要上班,無法請病假,則可垂詢醫生意見。可是該藥價格較昂貴,單是一次療程的藥費,就要一百八十元。
他指出,英國醫學界主張患流感不服藥,讓身體免疫力打低病毒;在美國,由於有醫療保險,又按成本效益計,就算付高昂藥費也比員工請病假來得着數,所以該藥現時在美國十分流行。
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勞永樂稱,近年香港醫生使用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已趨普及,尤其是病人病徵顯著,發高燒的話,多會給病人服用該藥。他又說,神經胺酸酶抑制劑的副作用較小,但藥費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