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論勢:弱勢雖持續美元不可過淡

投資論勢:弱勢雖持續美元不可過淡

美國上周公布的數據普遍強勁,但最令人矚目的數據,自然是美國把第三季經濟增長數值由原來的7.2%向上修訂至成長8.2%。可惜這個接近20年最快的增長速度,不但未能為美元提供進一步反彈的動力,反而成為市場鎖定利潤的藉口,以致美元不升反挫,除了兌日圓尚能保持穩定外,歐幣和商品貨幣均見大幅上揚,其中英鎊迭創5年新高,歐元更在上周五改寫了紀錄新高位。相信與筆者持同樣看法的美元淡友必然大悅,對美元後市偏淡的信心亦告大增。

不過,並非筆者刻意潑冷水,但我確實打算在今日略為修正自己的看法,把美元後市由「極度看淡」轉為「審慎」。原因?且聽我慢慢道來。
不錯,市場內對美元的悲觀情緒仍然高漲,早前我前往美國公幹時,曾與一些當地人士討論過對美元的前景,發覺部份人士的看法較外國投資者更加悲觀,最極端的甚至認為美元回探80日圓是時間問題,而歐元亦可以1.40為上升目標。若根據他們的看法,美元仍大有下滑的空間。

資金流入 續見放緩
筆者一直主張在投資市場應採取「摸着石頭過河」的見步行步策略,現階段指日圓可升至80,只會予人過猶不及、不切實際的感覺。因為其間市場會有甚麼事發生,大家都說不準,故縱使聽取過這些專家對美元極度悲觀的看法,筆者亦只把美元下跌的目標放在102日圓。
促使筆者看法有變的原因,並非美國經濟的強勁表現。美國錄得8.2%的驚人增長速度,與政府退稅有着莫大的關係,相信這個增長勢頭不易維持,故上周數據不足以動搖筆者對美元後市的看法。
真正令我對美元可能大跌的看法持保留態度的原因,是早前有數據顯示,流入美國的外國資金在9月時勁減至只有42億美元左右,數字與美國龐大的經常帳赤字相比,可說是差天共地。

美國今年的經常帳赤字超過5500億美元,而這個缺口必須由流入美國的外來資金來填補。換言之,美國每日需要吸引不少於15億美元投向美元資產,才能令美元的需求得到平衡,而9月整整1個月的資金流入數字卻不足以填補3天的赤字,若此趨勢持續,美元不大跌才是令人驚訝的事。

嚇跑資金 不利經濟
正由於數字對美元極其不利,令筆者想起美國若要繼續吸引資金,便要想辦法制止美元進一步下挫,以免嚇跑資金。
如此一來,筆者一直強調利淡美元的三大因素中,除了雙赤問題和地緣政治風險仍然有效外,美國國情再不需要強美元一項,便值得商榷。因為美國通脹威脅雖然消失,但現時仍有需要保持美元強勢來吸引資金,最起碼亦不能任由美元轉弱,避免資金嚴重流失。
因此,筆者雖然未改對美元偏淡的看法,但對美元的貶值空間卻不得不作出修正,建議有意沽空美元的投資者,必須等候較有利的價位才入市,以免陰溝裏翻船。

金價前景 暫可看俏
至於有讀者詢問筆者金價後市的看法,其實在上周本欄已曾解答,但亦不妨在此稍作補充。
正如我上周在此指出,金價上升並非基本因素有改變,亦不是中東局勢令其重拾資金避風港地位,唯一原因是美元的弱勢,故在歐元受制於1.20美元關口的同時,金價在400美元關口亦舉步維艱。既然歐元已有衝破1.20美元之勢,相信金價短期內亦可正式升越400美元,不妨拭目以待。
趙善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