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債務重組10月347宗

個人債務重組10月347宗

【本報訊】上周公布的第3季經濟報告顯示本港經濟環境逐步改善,除破產情況可望改善外,個人債務重組個案也明顯增加逾三成。有專門提供破產及債務重組服務的律師預期,按現時經濟走勢,破產及債務重組暫趨穩定,長遠走勢關鍵在於本港就業情況。
破產管理處較早時公布,今年9月及10月份,破產連同債務重組申請,分別為1795及1995宗,較之前18個月平均2380宗明顯改善。同時,根據香港個人債務重組顧問所提供的資料顯示,今年10月份就個人債務重組申請臨時命令的數目,已進一步上升至347宗,較去年第四季平均每月260多宗增加約33%,但11月情況維持穩定。

欠債千萬也有商量
專門提供債務重組服務的律師黃嘉錫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隨着個人債務重組成功個案增加、消費者對重組有更多認識,以及經濟環境好轉,使更多人尋求重組,債務重組申請也逐月遞增,重組對破產比率,也從2002年的1比21,提高至最近約1比6,預期該比例暫維持在現水平。
他表示,雖然近期破產數字稍有回落,但銀行方面並未改變對債務重組的態度,仍然寬容處理,這有助鼓勵財困人士透過債務重組還債。另一邊廂,更多有財困人士願意以重組解決問題,以免損害本身信譽。他舉例說曾協助一名保險公司高層,重組逾千萬元無抵押貸款,當中包括物業負資產部份,經長達一年與銀行周旋,最終與銀行達成債務重組協議。

未必與負資產有關
他相信,隨着經濟前景向好,債務重組會有更多人放棄破產而選擇債務重組,這對銀行壞帳情況有利。
外界普遍認為,破產人士與負資產有密切關係,黃氏指據資料顯示,過去3年本港約有6萬人破產,他個人估計當中約1萬至2萬人擁有物業,但難評估重組的無抵押貸款中,涉及負資產部份的比例。銀行界人士先後指出,近期壞帳情況在改善中,東亞銀行(023)主席兼行政總裁李國寶上周出席公開場合更表示,壞帳撥備的高峯期已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