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還有一百多個委任議席。不管特區的「民主」怎樣「大勝」,區議會既然那麼「政治化」,只要董班子一聲令下,大量委任親中土共圈子的人物,就像一間上市公司「增加配股」一樣,由一千萬股增加到五千萬,那時就像一個「車仔茶包」,沖上十杯水,讓「民主力量」的茶味,變為一杯白開水。
在沙地阿拉伯,必須遵守可蘭經,一個男人不得擁有超過四個老婆。四個妻子之中,有三個是固定不可離異的,但第四個卻可以不時換款。因此阿拉伯男人早就給自己預留了「民主空間」,四名妻子,三個是「委任」制,讓第一個妻子看守駱駝,第二個妻子教孩子,第三個妻子管理菲傭,第四個妻子,實施「直選」專門陪伴自己快活,婚期可長達十年八載,也可以短至三天。只要男人連說三聲:「我現在離棄你了」,第四個妻子,就要撿拾衣物出門。
沙地阿拉伯的王室更加靈活。可蘭經規定四個妻子的名額,國王也要遵守,但可蘭經沒有規定不得蓄養女奴。除了四名妻子之外,還有沒有上限的女奴名額,隨時可以自動轉帳為妾。上世紀的沙地阿拉伯國王紹德,在後宮擁有九十名佳麗,但始終嚴守可蘭經規定:在同一時間只可娶四個妻子。他平時喜歡在全國出巡,看中一個部落酋長的女兒,就塞給酋長一兩箱美鈔和珠寶,把女兒帶進宮。曾經有一次,他訪問西德回國,興致很高,三幾天內一口氣「委任」了一百多個土族公主為奴妾,全國的部落酋長的女兒,都被國王染指過了,終於激起宗教領袖和王室其他貴族的怒火,把國王廢除。
從此,沙地的國王都不敢太放肆,在可蘭經的「基本法規定」第四個妻子以外的「一夜委任制」,都維持一個「合理上限」,維持在「國民可以接受的水平」。雖然沙地阿拉伯是產油大國,每年的收入足夠維持成千上萬的後宮佳麗,但萬一民憤過盛而發生像伊朗巴列維國王時代的人民革命,後台老闆美國是會不高興的。
特區區議會委任制之不合理,正因為民選的議員,不論在觀龍樓還是深水埗,要辛苦地打選戰,他們有如可蘭經裏規定的四個合法妻子,平時做盡了刷駱駝毛、教孩子、打掃廚房一類粗活,可謂「議妻」,但另有一百多個「議員」,可以隨特首喜歡委任為「議妾」、「議婢」、「議奴」,這樣的「基本法」猶如可蘭經,還不應該修改而「與時並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