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月旦:千人所指

常山月旦:千人所指

十一月二十三日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公布了。民建聯的葉國謙、蔡素玉在觀龍區、北角區做了議員十多年,一個被擊敗,另一個也只是憑二百多票之差勉強保住議席,而他們的對手連社區工作經驗都沒有。總之,這次選舉,投票者空前踴躍,民建聯一敗塗地,在六個參選政黨之中敬陪末席。
選舉那天,有記者問民建聯主席曾鈺成:「投票率高,你們擔不擔心?」曾鈺成笑道:「怎會擔心?投票率高,正好對我們有利。」假如他真是那樣想,當局月前就不會建議縮短投票時間,這次選舉也不會在幾乎毫無官方宣傳之下舉行。曾鈺成那段話,只是再一次顯示了他的人格。
香港人怎樣看中共手下的民建聯、港進聯,那兩黨人其實很清楚。選舉前,有民建聯候選人憤然公開質問競選對手:「先生是港進聯成員,為甚麼自稱獨立人士?」這個問題,勝過千言萬語的自白書,說出了兩黨上下未必都以他們的黨為榮。

《左傳.襄公十年》有一個故事:鄭國子孔當政,作盟書,要各官員立約聽從號令,違者處死。大臣子產諫止,請他把盟書燒掉。子孔不肯,說:「為書以定國(求國家穩定),眾怒而焚之,是眾為政也,國不亦難乎?」子產說:「眾怒難犯,專欲難成(專權的欲望很難成功)。合二難以安國,危之道也。不如焚書以安眾,子得所欲,眾亦得安。」子孔終於聽從子產的話,焚書安國。這個故事,對香港人來說應該不會陌生。
不過幾個月前,董建華政權和民建聯、港進聯之徒就以「安國」為名,要通過二十三條法案。他們朝中沒有子產,甚至沒有子孔。百萬市民於是上街遊行抗議。當時的二十三條立法委員會主席葉國謙說:「我以通過法案為榮。」他們兩黨相約而同說:「沒有國,哪有家?」他們不可能讀過《左傳》,眼中只有一個「利」字,甚至以為這個字可以給他們換來選票,於是街坊蛇宴、免費粵劇等相繼籌辦,當局一律視而不見。
但一百多萬選民投票,證明香港人甚麼都看見了。曾鈺成惟有宣布辭去黨魁職位。唐朝柳澤《論時政書》說:「千人所指,無病自死,不其然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