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澳洲來的小妹妹告訴我,香港的年青售貨員很奇怪。
她在九龍一家時裝店看衣服,女售貨員一直跟在身後,好像熟朋友似地跟她攀談,談的東西都又九唔搭八。
在店裏呆了一會兒,她想離去,售貨員就問:「你不買一件嗎?」
「不買了,太貴。」她剛說完,只覺背後一震,嚇了一跳,原來是那女售貨員「很Q地」用手指「唧」她。她很困擾:才見了幾分鐘,乜熟成咁呀!
後來她又去一家CD舖買CD,這次是個男售貨員,見她挑CD,就走來招呼,說了兩句就好像很熟了,問這問那,問她看過甚麼演唱會,她就一一如實回答,看過誰誰誰,又看過誰誰誰。聽得那個售貨員羨慕不已,突然就來了一句:「你不得好死呀!」
她嚇了一跳,問他何出此言,他說你竟然看了這麼多演唱會,真係恨死隔籬。
一個售貨員,因為羨慕顧客看了很多演唱會,不過認識了十分鐘,就可以叫人「不得好死」,這麼「一見如故」,是很令澳洲來的小妹妹不習慣的。她小時候在香港生活,所以困惑,不知是自己變了,還是香港的同齡人變了。
我一直說,跟大陸的服務行業相比,香港服務行業的優勢,是「有規矩」。但現在看來,另有一番新氣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