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鄉:將民主帶到社會各層

書鄉:將民主帶到社會各層

董建華再一次錯估形勢,他以為七一大遊行是因為經濟差,但剛舉行的區議會選舉已徹底打破這種論調。選舉的結果清楚帶出推行民主改革的訴求。在選舉中大勝的民主黨亦已公開要求董建華和中央領導人聽取市民的呼聲。不幸的是,民建聯的落敗只會加深中央領導人對民主選舉的戒心,加上本地的富商一直反對加快民主步伐,擔心民主改革會觸動他們的既得利益。因此,市民的呼聲雖然已清楚不過,但能否在二○○七年選舉特首還是未知數,至於全面直選立法會更是不感樂觀。

馬國明

那麼我們是否只能像戲劇《等待果陀》那樣無了期地等?當然不是,首先,民主並非只是選舉。雖然選舉是民主的一項重要元素,但三、四年才有機會實踐民主的政治局面很明顯並不是一種理想的狀況。

澄清對民主的誤解
市民對民主的呼聲既然這麼高,民主派人士實在要認真想想怎樣在未能直選特首和全面直選立法會的情況下深化市民的民主意識,並且替未來的民主政局奠下穩固的基石。
具體而言,民主派有需要改變商界人士對民主的錯誤理解。雖然當今世界上所有發達國家都是實行民主政體的國家,但兩者的關係卻不是自明的。民主派可以在這方面多做一點教育工作,希望本地富豪的第二、三代人物會比較開放,接受民主。
在反二十三條立法的戰役中,由大律師們組成的關注組曾經將反對的理據編印成幾份單張,廣為派發。在中古時期,馬丁路德提出宗教改革後也大量利用了這樣的單張來宣揚一己的信念。可以說,這種方法在歷史上是行之有效的。民主派亦應考慮將民主的信念和民主體制的具體運作以至它的利弊,扼要地在單張列明,廣為派發;一方面提高市民的意識,另一方面可以是華人世界裏一次認真和嚴肅的推廣民主的運動。

參考西方研究成果
撰寫這些宣傳單張並不難,因為西方世界對民主的相關問題已研究了百多年了,相關的材料簡直是汗牛充棟,而且新著作還不斷出籠,例如英國的RichardSwift便剛出版了《TheNo-NonsenseGuidetoDemocracy》,著名的政治學家RobertA.Dahl亦在幾年前寫了《OnDemocracy》。其他如《MakingDemocracyWorkBetter》、《ComingtoPublicJudgment:MakingDemocracyWorkinaComplexWorld》和《TheEconomicConsequencesofDemocracy》則具體而細微地分析民主政制的實際運作。在等待民主政制有朝一日終可以實行時,我們起碼可澄清一些對民主的誤解,亦可加深我們自己對民主體制運作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