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訊四圍炳:<br>電管局「最後文告」學足特首

傳訊四圍炳:
電管局「最後文告」學足特首

周前,筆者剛收到電訊管理局02至03年的年報(全名《營運基金報告書》),實在是一新耳目。更大搞口號式語句,學足特首施政報告般,在封面印上點題金句──茁壯成長(FlourishingGrowth)。過去數年,OFTA年報的設計比較土,似足官腔文宣的編排印刷樣版;今次拿在手上的,是一本無論紙質和設計皆具專業水準,質素比不少上市公司年報有過之而無不及。封面亦放棄了選用過往光纖/人造衞星等高科技味道的硬照,改為人文味重的青草黃花圖片。如果政府明年真的合併電訊和廣播業監管機構,這本美輪美奐的年報,可能就是電管局的「最後文告」。筆者想到這裏,不由得要仔細一讀,才發覺字裏行間也有可記之處。

收入減成本升外判增
在政府厲行「資源增值」下,筆者特別注意財務報告,發現電管局的收入減少了3%,營運成本卻增加1.4%。前者減少,皆因利息下跌令收入少1000萬元所致,還好牌照收入能保持平穩;後者增加,則因「經常性」變「非經常性」開支,員工開支減少變成增加外判的顧問費用,增幅更高達1倍。未來,電訊政策的複雜程度日增,外聘顧問的機會更大,這方面的開支實難預計;要做到「茁壯成長」,電訊管理局必須好好控制開支。
幸而,電管局的固定資產平均淨值回報仍有17.3%,盈利也達4800萬元,分分鐘勝過不少創業板,甚至主板的3、4線上市公司。

官司纏身或有負債重
不過,最得人驚的是或有負債(contingentliabilities)一項。原來,電管局總共有6宗正由上訴委員會審理中的個案,其中有可能涉及司法覆核,6宗上訴全部來自近來炮聲轟轟的電訊盈科(008),且大部份與互連政策有關。年報是這樣寫的,「上述各宗上訴案件的司法程序尚未完成或申請司法覆核的期限仍未屆滿,由於未能確定該等案件的結果,故此並無作出準備。」相信,政府正檢討的互連政策一天未完成,也難逃官司纏身的厄運。
未來一年,政府多項政策決定均對電訊市場有極大影響,包括:互連政策、電盈的市場支配者地位、2G續牌事宜、3G規管和電訊、廣播兩局合併等。問責制下,電管局已備受政治因素影響,這可見諸互連政策一事;而政治干擾會否繼續,實在值得我們關注。
侯聯貴
電郵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