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後始執行 立會議員感失望<br>營養標籤制港府被指太保守

五年後始執行 立會議員感失望
營養標籤制港府被指太保守

【本報訊】在食品上加上營養標籤已成為全球趨勢,多個先進國家已實施有關制度,但港府昨日才推出公眾諮詢文件,建議以五年時間推行強制性營養資料標籤制度。有立法會議員批評,政府的實施計劃過於緩慢及保守。
立法會食物安全及環境衞生委員會昨日舉行會議,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副秘書長陳育德承認,本港推行營養資料標籤制度較其他國家遲緩,至於要花五年才將有關制度推展至強制性質,是考慮到讓食品供應商有足夠時間處理存貨及作出適應。

將推出宣傳
陳育德又指出,擬定預先包裝食品上須列明的營養成份的政策時,考慮到本港居民的健康情況,所以建議中的十種營養成份(見表)與其他地區的並不一樣。實施制度後,當局將會陸續推出宣傳及教育市民的活動,讓公眾了解制度內容。
不過,多位議員均批評,政府推行此計劃過於緩慢,其中勞永樂表示,醫學界贊成引入營養資料標籤制度,但對於至少五年後才強制執行表示十分失望。對於當局解釋需要讓食品供應商有足夠時間適應及出售現存貨品,梁富華則批評,「時間太慢太保守,睇唔到有乜嘢貨要擺五年喺倉都賣唔出」。

與業界溝通
周梁淑怡則指出,政府推行有關制度前應了解本港食品入口商的困難,並且與業界好好溝通,因為本港大部份食品由外國入口,食品標籤受制於出口國。政府也要考慮實施後會否影響本港的食品供應,並要給予業界足夠時間準備。
香港食品委員會本周四將舉行會議,討論有關諮詢文件建議對業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