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漁護署原則上同意番禺「鱷魚釗」來港捉鱷魚,稍後將正式發出批文,待澳洲鱷魚專家利弗周五離港後正式接替其捉鱷工作,本港文匯報將負責接待鱷魚釗。據報,鱷魚釗已向有關部門查詢山貝河的環境狀況包括水流、泥沼等,他表示會傾全力捉這條鱷魚。
而曾聲言可捕捉元朗小鱷的澳洲鱷魚專家利弗,昨日第九度捕鱷失敗讓港人失望後,卻想出一條大賺港人金錢的大計,他計劃把其澳洲昆士蘭鱷魚農場出產的鱷魚皮革引入香港出售。他將於本周五凌晨與小鱷作最後一擊,成功與否都會結束這次捕鱷行動返回澳洲。
利弗昨日出席外國記者會的午餐會致辭時,大談其賺錢大計。他表示,澳洲農場飼養的鱷魚一般到三歲大時便可供屠宰,鱷魚肉主要外銷往台灣及日本;農場每年亦製造很多鱷魚紀念品,向遊客出售。他透露,曾到本港二十多間有出售鱷魚皮革品的店舖了解,以探討本港的市場。他向記者表示,希望可與本港公司建立商業關係,入口其農場出產的鱷魚皮革品及相關產品。
利弗昨日凌晨第九度捕捉鱷魚的行動宣告失敗,他昨稱今日凌晨三時會再展開捕捉行動。他本周五作最後一擊後便會離開香港,但他相信放有魚餌的捕獸籠,終有一日可成功「引鱷入籠」;之後會否再來捕鱷要視乎是否有贊助。
他指出,野生鱷魚身形一般瘦長,但該條在元朗山貝河出現的鱷魚頭小、但身形短肥,相信是被人飼養作寵物。他又說,該鱷魚長約四英呎,估計四至五歲大,並非有報道指牠是今年才出生。
對於九度捕鱷失敗,利弗昨形容是他最沮喪的一次行動,「試過只花了兩分鐘就捉到……在澳洲都試過數次捕鱷失敗,但這麼小的鱷魚未失敗過。」他歸咎是山貝河一帶光線太強及河水污濁,令捕鱷行動不成功。
澳洲鱷魚專家利弗昨凌晨第九度捉鱷,本來水退加上燈光昏暗,又準備繩網陣,配合天時地利人和,但鱷魚整晚沒有出現,實行敵進我退,利弗顯得沮喪,直言這是他三十年來捉鱷生涯最難捉的一條鱷魚;利弗決定今晨三時再度出擊,希望有所收穫。
昨凌晨二時利弗到南生圍山貝河現場捉鱷,水位、光線環境十分有利,又在工業邨對開河面布下兩米高、百米闊的繩網協助圍捕,之後利弗利用快艇到處搜索,鱷魚毫無影蹤,利弗惟有在一個小時後鳴金收兵。
利弗說:「其實捉鱷魚不是一件簡單事情,這條鱷魚是我三十年捉鱷生涯中最難捉的一條,捉不到真令我有些情緒低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