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有沒有機會重演,主要視乎這種由外滙市場引延至股市、期貨市場的效應,是否再次出現。
金融風暴之後,對沖基金要借入大量港元資產用來沽空,會有一定困難,因為金管局對於銀行的監管愈來愈嚴格,舉凡任何大量港元資金的流出流入,皆會引起注意。所以再要有像98金融風暴般借入大量港元沽空,機會已大大降低。
綜合98年市場認為金融風暴的成因,股市大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借入港元用來沽空,造成遠期美電出現了大量溢價,抽緊了銀行體系內的港元結餘。結果短期利率大幅飆升,造成了資金外流的現象,觸發股市大幅下瀉。
(2)借入指數成份股沽空,壓低指數。
(3)建立大量期指淡倉,購入認沽期權或沽出認購期權等物品,等候指數大跌時獲利。
要防止金融風暴再發生,便要防止上述第一點的發生。在金融風暴後,政府已經強化了金融體系,防止第一點的情形再次出現。問題是,現時的措施足夠嗎?能否有效阻止金融風暴重現呢?明天續談。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