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民主派在區議會選舉大勝後,不少外國傳媒關注到北京的反應。新加坡《海峽時報》的分析文章透露,中國主管香港事務的副總理曾慶紅曾指示,民建聯最少要奪取九十個議席,才能確保香港政治穩定;豈料民建聯連底線都未能達到。不少外國傳媒則關注,香港的民主勝利,會否激發北京作出更保守的反應。
《海峽時報》文章指出,北京尤其想知道近月來對香港經濟及董建華政府的連番催谷,會否得到一點成效,但結果卻是晴天霹靂;曾慶紅知道民建聯在區選中慘敗後一定感到失望。
文章又透露,區選之前,曾慶紅曾要求北京派駐香港的人員,確保民建聯在四百個民選議席中,最少取得九十席,否則香港的政治穩定便要面對風險;結果民建聯只取得六十二席。
《金融時報》文章則指出,整個過程對香港和對民主發展都是好的,目前最大的風險是北京領導人可能會錯誤理解民主派政客的動機,以及把他們與台灣的台獨陣營錯誤地聯繫起來。
《多倫多星報》則引述本港學者戴高禮預測,十個月後舉行的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將贏取大部份議席,這相等於黎克特制八級地震,並會一直震到北京;香港正進入一個非常、非常危險的階段。
另一方面,《港大民意網站》昨日公布的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區議會選舉之前,特首董建華的民望只得四十三點六分,相較一個月前再下跌;而對政府的滿意程度,則下跌了四個百分點,而不滿意的比率更上升了八個百分點。
民意研究計劃主任鍾庭耀分析,特首董建華的民望,已經明顯地處於信任危機線下,可以預期,特首如何處理區議會委任議席的問題,可成為另一次危機的觸發點,政府適宜審慎從事,或可考慮在委任前先諮詢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