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大學建小學?

削大學建小學?

香港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香港及海外)
曾淵滄

近一段日子,大學削減經費之事鬧個滿城風雨,傳媒上出現各種各樣的意見;有人支持大學,也有人認為大學也應該共同承擔香港的財政赤字。
但是,我相信所有要求大學得共同承擔香港財政赤字的人都誤解,或不明白目前的所謂大學削減經費是甚麼一回事?

大專教育開倒車
先說浪費,大學有沒有浪費?肯定有,90年代港英政府有錢,不斷地增加大學的經費,要大學急速擴充。錢多了自然有浪費,因此,大學經費收縮是天公地道的,問題是:收縮的幅度與速度。
一九九八年至二○○四年的六年裏,大學經費已經削減15%。唐英年司長說從二○○四年至二○○八年,整體教育開支應該減11%。是的,我相信在大學裏,從校長、教授、講師到普通校工,沒有人會反對二○○四年至二○○八年再削減11%。

實際上,二○○四年至二○○五年的大學財政年度,教統局已經向大學清楚地說明經費將削減10%,這還不包括削減副學士與碩士課程的經費,若把這兩個課程的經費削減也計算在內,二○○四年至二○○五年開始,大學經費的削減幅度已經超過唐司長所說的11%。但是,十一月初的第一天,教統局局長突然宴請八大學校長,問他們可以不可以在二○○五年至二○○八年再削減大學經費30%?
哪一家大學可以承受這個減幅?這等於說,從一九九八年到二○○八年,十年間大學經費共削減55%以上。
怎麼辦?李局長說要有新思維,他也向八大校長建議一個新思維;關閉一兩家大學。
我想,如果整體大學的經費得削減55%,關閉兩家大學還不夠,得關掉三家大學,這也就是說,特區政府認為香港應該走回頭路,回到昔日的精英教育時代,一九八七年,我初到香港時,香港就只有兩家大學,十年的急速膨脹再加上十年的急速收縮,大學裏的教職員還有士氣嗎?

出生率明顯下降
十一月十七日,我代表城市大學教職員協會去見李局長,我問他:唐司長說整體教育開支只減11%,為甚麼大學得削減資助達40%(二○○四年至二○○五已肯定的10%,另外二○○五年至二○○八年建議中的30%)?局長的回答是:「因為中小學的教育改革已經開始,不能半途而廢,教育改革要用到錢,要建更多的學校,要聘請英語老師。」
原來如此,原來要大學削減大幅經費的目的是用來建更多的中學小學。
咦?香港的出生率不是在下降嗎?不少小學已經出現招生困難,為甚麼還在大量地建新學校?數年之後,是不是會出現學校過多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