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葉國謙敗走觀龍。這位盤踞西環一隅十二年的立法會議員,一夜之間發覺,左派鐵票不敗神話已幻滅。空降挑戰的前綫立法會議員何秀蘭花了不消六十天就摧毀了傳統左派的基業,觀龍區形勢從此逆轉,居民不再向左走了。 記者:蔡元貴、譚秀嫺、陸羽平
市民也許還依稀記得九年前觀龍樓山泥傾瀉後,葉國謙第一時間到場慰問街坊的情景,奈何這些殘餘印象挽不回區議會的一席。區議會選舉觀龍區世紀之戰,結果何秀蘭以六十四票之差淘汰葉國謙。何秀蘭說,這是選民的勝利;葉國謙說,接受選民的抉擇。
六十年代中葉以後,西環一直被視為左派的「紅區」,那裏有左派學校、有左派工會,許多內地商船都在西區泊岸上貨入口副食品。左派組織在區內的滲入工作非常細密,很多左派成員都有指定的社區聯系工作。但隨着民建聯逐步脫離群眾,在23條、7.1大遊行以至董建華施政的取態上,背棄群眾意願,最終令這個左派苦心經營數十年的堡壘毀於一旦。
觀龍是基層社區,觀龍樓與聯安新樓等「聯邦八座」住有很多左派社團成員,葉國謙曾任區內漢華中學的教師。一九九一年區選,獲得中西區資深區議員陳特楚帶領出身,葉國謙嶄露頭角。一九九四年觀龍樓護土牆坍塌造成多人死傷,葉國謙是最快到場的政客,形象深入民心,奠定觀龍區的堡壘。
曾在一九九五年市政局選舉中擊敗葉國謙的前民主黨成員陳國樑指出,葉的票倉並不限於觀龍樓,還有聯邦八座。葉國謙於九六年在觀龍樓重建問題上偏幫房協,大失民心,部份觀龍選民不再信任葉,但他仍能於其後的區選中藉聯邦八座的鐵票小勝民主派的莫佩嫻。
葉國謙今年年初向選舉管理委員會主席胡國興建議,把翰林軒、華輝大廈及美華大廈撥入觀龍區,機關算盡;陳國樑認為,翰林軒的中產選民,正是葉國謙遭受滑鐵盧的關鍵,「翰林軒嘅選民都係中產階層,多數支持民主派,對何秀蘭更有利。」
陳國樑說,觀龍樓一帶的龍華街日後重新發展後,中產居民勢必增加,左派在該區的勢力就會更單薄,「睇來葉國謙都幾難翻身,民建聯喺呢區已經失陷,只要何秀蘭繼續努力經營,葉國謙喺呢區就唔使再玩。」
7.1後民心思變,就連聯邦八座昔日的左派忠心選民,也在今次起義了。任職電腦從業員的聯康新樓三十歲居民梁先生說,去屆他投了葉國謙一票,覺得他處理區內事務還可以,「不過喺23條問題上,民建聯做嘢好有問題,葉國謙同曾鈺成嘅保皇成份太犀利,不如畀民主派一個機會。」
香港大學政治及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盧兆興前晚在觀龍區做過一些民意調查,有選民對他說出支持何秀蘭的理由,「有個選民直情同我講,唔鍾意民建聯左搖右擺。」
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說:「一個係為23條護航嘅小組主席,一個就由一班反23嘅大律師助選,觀龍區競選根本唔係區議會選舉,兩個候選人都係立法會議員,今次比拼係高層政治角力。」至於票站遺失一張選票的事件,選委會發言人表示沒有收過有關的報告,不會跟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