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股市受到連串不利因素影響而掉頭向下,早前受熱錢追捧的亞股跌幅較深,其中泰國、南韓、台灣及新加坡的跌幅介乎3%至5%,主要是分別受到中美貿易糾紛及恐怖襲擊的憂慮困擾所致。
國際貿易戰有升溫迹象,繼增加鋼鐵產品的進口關稅後,美國上周再向中國紡織品入口實施新配額限制;日本官員亦表示會對美國鋼材產品徵收三成關稅;中國商務部宣布落實對來自美國、日本和南韓的化工產品徵收最多49%的反傾銷稅。
在全球經濟走向一體化的趨勢應不會再走回頭路下,長期實施反自由貿易政策,對全球經濟發展只會弊多於利,一方面會令各地的往來帳倒退,亞洲央行透過外滙儲備持有美元資產的需求也相對降低,誘發外資進一步拋售美元資產的可能。同時,調高關稅除會抑制外銷產品的競爭力,亦會令以進囗及分銷為主的企業要將部份工序外移,間接會使本土職位流失。所以筆者估計,在隔除貿易保護措施對投資巿場帶來的噪音後,反可成為調整後的吸納良機。
然而,地緣政治風險重臨,美國分別爆出基金違規及外滙交易欺詐醜聞事件,兩者導致環球資金投入美國股市的步伐放緩。
雖然上周面對土耳其發生連環炸彈爆炸及伊拉克石油大樓遇襲事件,投資者反應明顯較911為冷靜,未有出現恐慌性拋售事件。不過近期部份短錢或對沖基金或會沽空部份市場的大型股份,同時藉着美元弱勢和近期貿易糾紛導致多類商品及農產品期貨價格波動,去爭取獲利機會。至於以長線及絕對回報為本的投資基金,由於今年組合成績早已超標,投資策略早已轉攻為守,更加會把握市況反彈的機會鎖定利潤。
所以筆者預期,年底前環球股巿在顧慮這兩項因素的心理陰影下將續呈橫行整固,短期內尋頂動力減退。不過中長線來說,美歐日經濟明顯從低谷反彈,聯儲局傾向不急於加息,保持寬鬆銀根及巿場充裕游資,加上公司盈利和經濟漸見改善,股市應再有上升空間。
故筆者建議,短期投資組合暫宜減低入市注碼,增持現金或防守性較高的均衡基金及高息股基金,及保留對沖基金比重,待不明朗因素穩定後,再把組合剩下現金作百分百全面投資。
黃敏碩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