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對事物有強烈好奇心,部份人為求刺激,不惜濫用咳水;有些青少年則因不懂面對青春期生理轉變的困擾,或在人際關係、學業上受挫,加上缺乏關懷、誤交損友,所以濫用咳藥水來麻醉自己,藉此逃避現實。
咳藥水的成份通常含有類鴉片止痛劑,如可待因、福可定等,副作用是昏昏欲睡、便秘、惡心、情緒不穩、睡眠失調,大量服用更會抑制呼吸。
長期濫用咳藥水會造成心理依賴,一旦停止便會「吊癮」,徵狀包括極端不適、情緒不安、失眠、食慾不振、面色蒼白等,情況類似「吊白粉癮」。
據調查,青少年往往最終需轉食白粉,才能滿足藥癮,而服用者需要更加頻密和高劑量的藥物,才可達到同樣的「快感」。
過量濫用,可導致抽筋、神智失常、中毒性精神病、昏迷、心搏停止,令腦部的呼吸中心受到過份壓抑,影響呼吸;由於呼吸停頓,遂引致窒息死亡。若同時濫用超過一種藥物或混和酒精服用,即使劑量輕微,亦能造成嚴重後果,危害生命。
濫用者必須克服心理上對咳藥水的依賴及「吊癮」所造成的不適,例如失眠、食慾不振等。但只要有決心,這些生理上的反應,可於一至兩周後消失。
青少年必須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明白毒品及濫用藥物的害處。
資料來源: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
原文可於下列網頁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