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專欄:不計後果? - 李怡

李怡專欄:不計後果? - 李怡

據報道,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給了美國總統布殊一封親筆信函,要求美國阻止台獨發展趨勢。
另外,上周中國社科院台研所所長余克禮表示,台灣的「公投制憲」不僅為選舉造勢,更以此實現台獨為目標,顯示台灣當局要和大陸攤牌,如果台灣真的分裂出去,大陸將被迫採取一切必要手段,包括動武。另一學者、北京聯合大學台研所所長徐博東說,大陸無意介入台灣選舉,也不是誰的助選員,更不在乎台灣由誰執政,大陸只在乎誰要挑戰一中原則。換句話說,北京已知道這種威脅動武的態度,會為民進黨助選了。只是為反台獨,已不計後果。
然而,任何政策,不能只講動機不計後果。根據過去台灣兩次大選北京所作反應的後果來衡量,都是以反台獨的動機出發,而造成的反而是助長台獨的後果。
上周末,《蘋果日報》引述北京消息人士透露,表示目前台海局勢的確處於危險狀態,「若美方近期不警告台灣,北京將在台海有所動作,最遲不會超過明年一月」。
明年一月,正好可以配合台灣三月的大選。如果北京真的有所動作,陳水扁一定十分高興,因為這表示他可以篤定當選連任了。

若北京有所動作,美國會有甚麼反應?在最近的亞太經合會議上,布殊與胡錦濤會談時,確實表示過,美國不支持台獨。但不久之後,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夏馨(ThereseShaheen)卻表示,不支持台獨不等於反對台獨。在北京揚言台獨可能引發戰爭聲中,美國主管兩岸事務的副助理國務卿薛瑞福上周表示,美國根據《台灣關係法》,堅決反對中國以武力解決台海兩岸的歧見,他還說:「這不僅是我們的法律,也是我們政策的內涵」。
儘管美國也表示,「反對台海兩岸任何一方企圖片面改變現狀」,但陳水扁只提出要「公投制憲」,新憲是否就等於「台獨憲法」,是否意味「改變現狀」,他並沒有說,因此不能認為這就是台灣當局已經「片面改變現狀」。
在目前東亞形勢之下,中國若對台「有所動作」,那麼筆者相信,美國也必然會「有所動作」以回應。這反而是給布殊一個展示肌肉以贏取明年競選連任的機會。

至於北京態度轉強硬,在台灣的反應,則頗為奇特。民進黨並沒有利用中共的反應,而擺出「為台灣人民打拼的英雄」的架式,而只是低調地表示,中共若有激烈動作,「無異為陳水扁總統連任助選」。倒是國民黨、親民黨的反應很強,國民黨發言人蔡正元說,中共非民主國家,沒資格和台灣討論公投的事,「少對我們頤指氣使,請滾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則表示,台灣人民絕對不接受中共武力打壓,也絕不接受「一國兩制」。
由於民進黨不斷地挑動「國家認同」的問題作為大選議題,國民黨已不像上屆那樣以「兩岸和平」、「選民進黨」等於「選擇戰爭」的宣傳口號來進行反制了。因為這證明效果適得其反。國親兩黨這次也贊同「公投」,也反擊中共的威嚇,甚至國民黨還有人提議改名為「台灣國民黨」呢。反對北京的高壓,向獨立主權認同,甚至向與大陸分裂的方向傾斜,看來已是台灣朝野各黨的共同取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