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珊瘦身大生意

張玉珊瘦身大生意

「任何事情,即使結果是多麼一面倒,總會有三分一人選擇相反的一面,……好似問答比賽,無論答案A幾咁明顯,總有大概三分一人揀B」,大部份企業老闆,面對「沙士」令生意額大跌時,都只會等困難過去。28歲成為上市公司主席的張玉珊則由那「三分一」的異數出發,逐一令客人重返修身堂。可能就只有毫無生意經驗的女性,才會將這些生活小智慧,運用在生意上。
15歲藉拍廣告晉身娛樂圈,20歲受唱片公司BMG賞識而踏足歌壇,之後拍電影及電視劇。張玉珊從沒有做生意的經驗,在偶然機會下涉足瘦身產品生意,便創立了修身堂(8200)。「用咗5年時間喺娛樂圈,但不會覺得可惜,5年時間都無乜特別鍾意的作品,或者我在娛圈發展的緣份不夠。」張玉珊就這樣輕描淡寫,總結其銀色旅途。

口袋有兩百才投資一百
藝人搞生意的例子很多,但失敗的卻不少。張玉珊從前輩的經驗明白到「力不到不為財」,「娛樂圈人又拍戲又做生意,好快就會俾人呃晒。若果自己唔24小時跟住,只係交畀人做,好快就會拆夥」,所以未等生意上軌道,張玉珊已退出娛樂圈全身投入。此外,瘦身生意很快有錢賺,令她更義無反顧。
25歲便創業,她說,起初連員工都懷疑她的能力,「佢哋首先會覺得你係拍戲嘅,識得做乜嘢。」她形容自己頗為執着,經常堅持自己的看法,只選擇性採納員工意見,但會解釋不採納的原因。雖然如此,但張玉珊認為自己的商業生涯暫未有重大錯誤,「做任何決定我都會計啱數,即使輸,只輸好少,口袋要有200元,才會投資100元」。這是因為她家教頗嚴,令她做事不急進。

中環智慧毋懼911事件
不過,張玉珊也曾懷疑過自己的決定是否有錯,「公司擴充中環分店時正值911事件,當時3個月開2間舖,孭貴租,我問自己係咪計漏數。911第二日,我喺中環街道企咗幾個鐘頭,呆望行人,發現男人個個都好似生意失敗咁樣,但係啲女人仍然神采飛揚,行過名店雖然唔買嘢,但仍會企喺度望,當時我有番信心,相信佢哋好短時間就會入番去買嘢。」
張玉珊說:「無論私人公司抑或上市公司,我經營修身堂只為賺錢,能夠賺錢已是對小股東的交代。」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