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 龍 - 蔡瀾

沙 龍 - 蔡瀾

生活得樸實,也需要自然條件配合。緬甸處於熱帶,衣着上只要一件上衣和圍着下身的一條沙龍就夠了。從來沒有看過沙龍那麼流行的國家,男女老幼,都着沙龍。
基本上,沙龍是一匹六呎長,三呎半寬的布,兩頭縫起來,成一個圓圈。踏進這個圓圈,左手拉一角,右手拉一角,互折之後,把兩個角纏兩周,塞其中之一角進肚子,沙龍就永不脫落,絕對不會出醜。
到處是沙龍舖,我買了一條精美的,三十塊港幣。拉着導遊要他教我怎麼纏。學了幾次,皆不成功。回到酒店,沖好涼,再自修數遍,終於成為高手。熱天穿沙龍,舒服得上癮。
許多西方遊客都入鄉隨俗,男女上衣穿運動衣,下面圍着沙龍到處走。短褲迷你裙是不尊敬對方的,尤其到寺廟奉拜,更是禁忌。但既然老遠來到,拒絕客人進入也沒禮貌,收費處會借一條沙龍給你圍一圍。
正式場合中,沙龍之外,上面要穿一件高圓領的白襯衫,再加一件中國式的馬褂,一字排的布扣,但沒有領子,露出白襯衫的圓領。
頭頂,傳統上還要包一條髮巾,打了一個結在左側。周恩來到緬甸參加他們的潑水節時,周圍的人穿的就是那個模樣。天氣太熱,當今包髮巾的習慣已不常見了。
車子經過一間中學,學生下課,穿着白襯衫,下面圍着綠色的沙龍,當成校服。書籍帶得不多,不像香港學生那麼受折磨。
配着沙龍的是一個布袋,多數是山地民族的手織品,相當粗糙,並不像泰國袋那麼精緻,也很少真絲紡織。
我怕自己慣用的那個黃色和尚袋,緬甸人看了會覺得是瀆褻神明,就買了一個當地做的,再把和尚袋藏在裏面。這一來也可防小偷,但仰光沒扒手,擔心是多餘的。
(緬甸之旅‧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