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品種大減當局漠不關心<br>日籍蝴蝶殺手鳳園捕蝶多月

珍稀品種大減當局漠不關心
日籍蝴蝶殺手鳳園捕蝶多月

【本報訊】大埔鳳園原本一年四季漫天蝴蝶飛舞,近數個月卻遭兩名專捉罕有蝴蝶的蝴蝶殺手摧殘,漁農自然護理署卻又漠不關心,香港鱗翅目學會憂慮,該處的灰蝶及其他罕有蝴蝶近日數量已大減,沒多久鳳園內罕有的蝴蝶更會全部消失。
記者:謝穎詩

鳳園位於大埔沙螺洞附近,區內有多達一百一十四種不同品種蝴蝶,當中更包括受本港法例保護的裳鳳蝶,所以鳳園已被政府列為具特殊科學價值地。

幼蟲蝶蛹亦取走
鳳園一直是賞蝶人士的樂園,近日踏入深秋,更應是罕有灰蝶活動的旺季,一群賞蝶發燒友發現,灰蝶及其他罕有蝴蝶數量大減,他們估計是因為鳳園多個月來經常有兩名手持捕蝶網的日籍人士違法捉蝶有關。
香港鱗翅目學會會長饒戈指出,今年年中已見該兩名操日語男子在鳳園捕蝶,二人手法專業,配備拍打樹葉的長木杆、捕蝶網及收藏蝴蝶的精美皮套,「佢哋好專業,專捉啲罕有品種,網到隻蝴蝶後,捉住隻蝴蝶嘅胸部,壓暈佢,然後用張三角紙收起,重有個好靚嘅皮套夾住」。
業餘生態攝影師戴志昌稱,近月每次到鳳園也見到該兩名蝴蝶殺手,他們只捕罕有的蝴蝶,其他誤捕的品種則會丟在草地上。
饒戈亦補充,指二人甚至乎將幼蟲,以及掛在樹葉上快將成蝶的蛹取走,情況令人憂慮。
饒戈表示,上月中曾致電漁農自然護理署舉報,當時漁護署人員請他致電大尾篤管理站,但管理站人員卻稱該處應屬鶴藪管理站管轄範圍。

管理站互相推搪
後來又有一次有生態攝影師見到該兩名蝴蝶殺手,他們致電鶴藪管理站,該站的職員又稱要找大尾篤的職員處理。這群生態攝影師日前已去信漁護署署長投訴。
政府對特殊科學價值地的保育工作少之又少,又不願標示出來以防土地內罕有的物種被破壞,饒戈認為,這些具特殊科學價值土地,每處都有豐富的生態資源,也屬於市民大眾,政府應清楚列出來,讓公眾人士也可以分享。他指出,香港值得觀賞的地點甚多,讓市民多看多了解,反而有助保護環境。

漁護署稱曾警告
漁護署發言人強調署方收到投訴後曾到過鳳園巡查兩次,其中一次更遇上有人在該處手持捕蝶網,職員即時向他口頭警告。她表示,按野生動物保護條例,捕捉裳鳳蝶是違法,初犯最高可罰五萬元,再犯可罰十萬元及入獄一年。

另一名十分專業的蝴蝶殺手。

裳鳳蝶
業餘生態攝影師戴志昌供圖

雙尾灰蝶

錫冷雅灰蝶

豆粒銀線灰蝶
相片提供:饒戈?香港鱗翅目學會

燕鳳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