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保護主義 得不償失

國際視野:保護主義 得不償失

美國經濟增長強勁固然值得慶賀,但經濟增長步伐過快並拋離其他主要經濟體系,又是否可喜可賀?靠內部消費推動經濟增長的美國,若以現時速度前進,明顯不過的是經常帳赤字將持續擴大,苟如是則美元何去何從已不言而喻矣!
美國目前每日需要約15億美元流入作為填補因貿赤流失的美元空缺,若少於此數,美元形勢便不大妙,正如本欄昨日所指,美國財政部發表9月份淨流入資金僅錄得42億美元,只及8月份流入數額的9%,美元又豈有不跌之理?
當下之不平衡現象是大部份依賴出口的國家都在賺美國錢,這些國家賺取的美元外滙卻不能沽出──因為要維持本身貨幣滙價帶來的競爭力,只有繼續持有美元資產如聯邦債券,美國便是靠這股主要力量來填補所需之美元,美元跌勢亦因此而緩慢。但值得關注的是,日本和中國所持有的聯邦債券數量足以影響美債孳息和美元去向,誰會料到債仔(美國──印公仔紙換現金)竟然敢向債主(中國──用現金買公仔紙者)發惡──恐嚇要對中國紡織品進口設配額,是否成竹在胸知道中國會理性對待──若無其事兼繼續買美國國庫債券?

美不顧貿易夥伴利益
問題是如果美國動作多多,再度向債主們施加壓力,這些非理性的聯邦債券大買家──不計較回報率和外滙風險,會否作出報復,突然理性地計較起來,那麼美債和美元豈不是要跌個四腳朝天?孳息若急升,對剛露曙光的美國經濟絕對不利,為選票討好國內利益集團而損害貿易夥伴或債主,總統先生又是否有衡量過會得不償失?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