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主席李業廣周日於北京出席慶祝H股上市十周年的活動時透露,社保基金正就境外投資的計劃向中央申請,令市場憧憬商討已久的合資格境內投資者機制(QDII)將會以此作為試金石,「北水南調」亦指日可待。不過,就算社保基金的申請獲批,由於法律的管制,能進入股市的資金只有非財政撥款部份的40%,實質資金將不多於100億,對港股的刺激仍屬有限。
其實,QDII概念在市場流傳已久,投資者亦早已麻木,故此QDII落實對市場的刺激有多大,實是難以估計。既然如此,投資者對此消息過於看重,最終可能會失望而回。
另外,由於QDII可能對內地A、B股市場造成衝擊,同時亦可能打繫內地證券業,故此中央對QDII一直抱審慎的態度。
不過,隨着自由行的落實,從內地流入的資金數量明顯較前為多,故此就算QDII不能在短期內落實,對香港的股票市場亦不會有太大的實質影響,反而心理影響會較大。
另外,隨着A股與H股的差價正逐步收窄,內地資金從不同的渠道將資金遣調至本港,早已是不爭的事實,亦代表QDII對本地股市的利好效應早已消化。國企指數由今年年初的不足2000點升至現在貼近4000點,已是最好的印證。投資者只要能在較早時入市吸納優質的國企股,現在的利潤已非常豐厚,社保基金的消息又何足道哉。
其實作為全球其中一個主要金融中心,香港應盡力發揮其集資的角色,不斷引進國內優質的民營企業來港上市,自然可以吸引更多資金來港投資,本地的金融市場自然會更趨蓬勃。
過於沉迷於別人帶給自己的好處,只會令自己停滯不前,最終只會落後於他人。
陳永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