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中國:兩高官復出看高層權爭 - 張華

解讀中國:兩高官復出看高層權爭 - 張華

今年四月沙士肆虐北京期間,中共高層出現大地震,衛生部長張文康和北京市長孟學農,雙雙因隱瞞疫情而被撤職。

當天,海外輿論額手稱慶,不但對胡錦濤及溫家寶的果斷決策讚不絕口,更認為此舉是中共官場問責文化的開始。可惜,問責文化只是曇花一現,張、孟兩人現已先後復職。

對胡溫是沉重打擊

新華社旗下《瞭望東方周刊》昨天報道,張文康擔任宋慶齡基金會副主席,孟則在上月底獲委為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

兩人新職雖降了級,且只是閒職,但復出本身已很不容易。張、孟復職,理應受到胡錦濤和溫家寶的反對,而江澤民則應拍手歡迎。

胡、溫迄今最大的政績就是遏止沙士,他們在決戰沙士之初怒炒張文康及孟學農,就是要樹立權威,令各級官員明白沙士之戰並非兒戲。

眾所周知,張是江澤民的私人醫生,兩人關係非同小可;孟則被視為胡錦濤的團派。後台強硬的張、孟尚且被「斬」,等而下之的官吏只得乖乖聽命於中央,全力協助中央對抗沙士。現在張、孟復出,說明當天兩人的錯誤並沒甚麼大不了。對胡溫新政而言,這是沉重的打擊。

為甚麼說江澤民希望張、孟復出呢?第一,張文康是江的醫生,若連自己的私人醫生也保不住,江如何向那些團結在他周圍的人交代呢?張文康復出,多少反映了江澤民的政治能量。

反映江的政治能量

第二,張、孟復出是對胡溫新政最有力的諷刺,削弱他們的權威,說明他們當初怒炒兩位高官不合情理。現在只不過是糾正胡溫過去的「錯誤」,讓胡錦濤自摑嘴巴,既可打擊胡的威望,免他功高震「江」,也可挽回江的面子。

事實是否如此,是否江澤民施壓後,胡溫被迫同意張、孟兩人復出,外界暫不得而知。耐人尋味的是,《瞭望東方周刊》是在上海發行的新華社刊物,雖然官方色彩濃厚,卻是一份剛創刊而面向市場的雜誌。該周刊能夠刊出這篇文章,應已得到某派領導人的支持。

看來,中國亟需建立高官問責的制度,硬性規定被撤職或犯下刑事罪的官員,在多少年內不得復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