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欄在周一講到,由於早年全球經濟不景,投資者大都不敢作較進取的投資策略,寧願把大量資金存放於銀行等安全但回報極低的地方,即使近期股市好轉,但他們依然持有極之龐大的現金。據11月期的《Money》資料顯示,美國投資者至今仍持有高達4萬億美元!更有趣的是,即使是美國首兩大富豪微軟主席蓋茨(BillGates)及股神畢菲特,亦分別持有高達數百億美元現金,他們寧願讓龐大的資金投閒置散,也不願冒險作較進取的投資。
4萬億美元對不少朋友來講(包括筆者)乃天文數字,僅知道4萬億美元有很多個「0」,這筆數對美國股市甚至全球股市有多大作用,可不大清楚。由於美國有多個股票市場,例如NYSE、Nasdaq及Amex等,因此單是杜瓊斯指數或納指等,不能充份反映美國股市的總市值。
Wilshire5000Index差不多涵蓋了美國3大股票市場所有的美國上市公司,美國投資市場大多以Wilshire5000Index來計算美國股市的總市值。截至本周一(11月17日),Wilshire5000Index的總市值約為10萬億美元,故此,現時美國投資者持有高達4萬億美元,大約相等於所有美國上市公司總市值的40%。
美國投資者只要將15%現金投入股市,已足以令美股勁升。類似情況在1983年曾發生,當年美國投資者大約把15%的現金,從銀行及MoneyMarketFund等流入股市,因而觸發當年美股勁升36%!故此,近日美股偏軟,若能因而吸引資金進一步流入股市,則可延長美股的升浪。
港股方面,過往歷史顯示,股市升勢到頂及升浪完結,其中一個較有效的訊號便是股市每個月的成交量,例如港交所(388)的資料顯示,由1970至2002年這32年間,港股的10大成交金額月份,全部是在1997及2000年出現,該兩年剛巧亦是港股創下萬六及萬八點歷史高位的年份。
附圖可見,恒指在1997年8月升至16820點歷史高位,該月港股的成交金額為6370億元,乃當時港股成交最高的月份。恒指在2000年3月升至18397點歷史高位,港股的成交金額卻在2000年2月增至4197億元,是1998至2000年該升浪中港股成交最高的月份。
基本上,筆者察覺以每月的成交量來猜測股市升浪是否完結,效果較以每日的成交量為佳,因為大戶可利用資金托市,造出一兩日的高成交量來欺哄投資者,但要他們托足一個月,便不大容易了,故不要忽略此重要訊號。
今晚在尖沙嘴星光行商務印書館舉行的投資座談會,由於參加者太過踴躍,已報名的朋友請準時出席。
譚紹興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