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布殊在本港時間今晨三時左右抵達倫敦,展開歷來首次的美國總統國事訪問英國之旅。英國政府為這三天訪問作出空前「大陣仗」的保安措施,但一名老婦在他到訪前夕竟能突破保安防線,爬上白金漢宮鐵閘倒掛寫着「他(布殊)不受歡迎」的美國旗,反對伊拉克戰爭的民眾更矢言全程示威「迎接」他。
多位美國總統曾正式訪英,但喬治布殊是首位由英女皇在首相建議下邀請到訪、給予最高規格接待的美國總統。英國反戰群眾怒吼他不應來,右派評論員也指他只為明年角逐連任造勢。
英國反戰組織矢言在他訪英期間,天天都有示威抗議活動;法、意、德和俄的反戰團體會到倫敦聲援。面對示威者來勢洶洶與阿蓋德襲擊威脅,英國政府將首都變成「倫敦堡壘」。蘇格蘭場警方把執勤警力增加近兩倍,由五千增至一萬四千人,即出動了倫敦一半警力。
抗議活動始於周一。反戰組織「停戰聯盟」一行人到首相府遞交逾八萬五千人簽名的請願信,要求取消訪問。同行者有啟發電影《生於七月四日》誕生的美國越戰老兵科維克:「在伊拉克發生的事情,就是越南那場噩夢的重演。這讓人無法接受,我們對此不能容忍。」
周一傍晚,在布殊將下榻的白金漢宮外,六十一歲反戰祖母珀西避開保安,爬上六米高的鐵閘,倒掛一面針對喬治布殊寫着「布殊不受歡迎」(HE'SNOTWELCOME)的美國旗,與警察對峙兩小時後才自行爬下來。
這些只是前奏。皇儲查理斯周二晚在機場歡迎喬治布殊時,抗議者將在美駐英使館外示威。周三早晨,倫敦會有單車示威及中小學生示威活動。英女皇設國宴款待布殊伉儷時,白金漢宮附近將有群眾靜坐,曼徹斯特市亦有大規模遊行。
喬治布殊周四在首相府與貝理雅開峯會,是此行重點,抗議活動亦達到高潮。上午會有「網上抗議」活動,向美國駐英使館網站發送大量抗議電郵。其後的倫敦大遊行,組織者已成功爭取警方讓步,令遊行隊伍可經過國會大樓和首相府,最後在特拉法加廣場仿效今年四月美軍在巴格達拉倒伊位克總統侯賽因銅像,推倒一座六米高的喬治布殊像,預計示威人數高達二十萬人。
新華社/法新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