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一個保險公司培訓講座之中,有些朋友問筆者,為何近日港元那麼強?而強港元的背後,其實有沒有陰謀?
筆者也留意到強港元的問題,而最近金管局亦多次透過吸納美電沽盤干預過強港元。香港實施的聯繫滙率,是1美元兌7.8港元。港元持有人可以用7.8港元向政府換取1美元;1美元亦可換回7.8港元。
要維持聯繫滙率,最關鍵是政府有足夠的美元去支持港元滙價。如果有人要拋售港元,政府要有足夠外滙儲備供市場兌換。在兌換過程中,市場上流通的港元減少,息率便自然上升,吸引投資者持有,把滙率維持在7.8的水平。以目前香港持有的外滙儲備,再加上金融風暴之後強化了的金融體制來看,要投機港元貶值而賺到錢,勝算其實不大。
賭港元升值又如何?其實聯繫滙率的成立,是因為83年港元因香港前途問題而遭受恐慌性拋售,結果滙率大幅貶值。因此滙率機制成立的原因,是保證港元的穩定性,而港元升值的問題,並不是聯繫滙率出現的原因。如果市場有人拋售美元而吸納港元,要維持港元滙價不大幅升值,政府可以接去這些美元的沽盤,拋出港元。因為原則上,港元的供應可以是無限,只要有1美元作為儲備,金融體系便可增發7.8港元。因此聯繫滙率機制之中,要防止港元升值遠比防止港元貶值來得容易。如果有人想在港滙波動之中賺錢,應該選港元偏弱之時勝算會大些。問題是,這些資金吸納港元的目的是甚麼?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