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地帶:飲食節制防痛風症

健康地帶:飲食節制防痛風症

痛風是一種關節炎症,主要是我們身體內產生過多尿酸,尿酸鹽凝聚關節內,引致發炎疼痛。痛風並不能根治,但適當的藥物治療及飲食控制是可以防止痛風的復發。醫生會個別為病患作長久的醫治,並且定期安排病人作血液檢驗。
有些痛風病患是沒有明顯的症狀,只是在驗血時才發覺血尿酸過高。
有症狀的病患在初期發病時,通常只有一個關節受影響,最常發作的關節是大腳趾(即腳趾公),也可見於膝頭、足踝等。受影響的關節會突然紅腫及劇痛,如果發作時不醫治,數天後痛楚會開始減退。若痛風病患得不到適當的醫治,多個關節可能會受影響,並且會經常復發。嚴重的痛風,會令關節變畸形。

避免高「嘌呤」食物
痛風病人多是四十歲以上,男性多於女性。有些人身體內的新陳代謝受到遺傳因素影響,會傾向於產生過量的尿酸。若在日常飲食中,喜好一些含有高成份「嘌呤」的食物,例如動物內臟、貝殼類海產、酒類等,這些「嘌呤」在人體內經過新陳代謝後,會變成尿酸,再加上暴飲暴食,很容易誘發痛症。
當患者急性發病時,一些藥物可以幫助病者迅速減低關節劇痛。當血液內的尿酸持續高出正常的水平,病人便需要長期服用另一類藥物,以維持血液內正常的尿酸水平。
要避免進食以下含有高「嘌呤」成份的食物,包括酒類;動物內臟;沙甸魚、魚卵、貝殼類海產;過量的乾豆類、冬菰、菠菜及鮮露筍等蔬菜;過量的肉類等等。多飲開水(每天最少兩公升)可幫助排出體內過量尿酸。患有痛風症的病患應避免身體過胖。
資料來源: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
原文可於下列網頁瀏覽: http://www.cheu.gov.hk/b5/info/otherdiseases_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