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金融中心地位更鞏固

港金融中心地位更鞏固

【本報訊】香港最快明年初逐步試辦人民幣業務,銀行界及經濟學者普遍預期,短期對本港經濟實際幫助有限,但對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有深遠意義。

為全面開放打好基礎
對於這是否是本港邁向人民幣離岸中心的第一步,金融管理局總裁任志剛回應稱,兩者扯不上關係,因離岸中心要待人民幣自由兌換時,才可討論,在此之前「不宜講」;目前中港的意願,是希望將兩地往來的大量現鈔,納入銀行的體系回流國內。
但他也認為,今次容許本港試辦人民幣業務,可以顯示出「有關業務在一個自由市場環境下如何經營,此舉或對國內帶來一些長遠的看法」。
香港科技大學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雷鼎鳴也說:「容許本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對香港長線發展非常重要,將本港金融界定位為全中國唯一、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往後成為人民幣集散中心是重要的一步……是跨出成功的第一步……當然,這也要配合日後政策上的發展。」
他指出,目前內地銀行質素仍遠遜於香港銀行,可靠程度也遜色,故國家讓本港收取人民幣存款,若配合政策的開放,日後可以轉化為更大的商機。
滙豐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師梁兆基也認為,本港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雖然短期對本港經濟未必有很大幫助,但對加強本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十分重要,也為日後全面開放人民幣業務打好基礎。他估計,目前本港流通人民幣有四百億至五百億元,但隨着自由行來港旅客增加,存款數目會將變得相當龐大。

港成離岸中心仍遙遠
星展銀行高級經濟師陳寶明也認為,目前已有相當數量人民幣在本港流通,容許銀行吸納人民幣存款,有助吸納讓大量資金回銀行體系,而提供信用卡、滙款和兌換,也有助香港日後發展為清算中心,但他承認,試辦的四項業務,屬於方便消費者性質,短期不會對本港經濟有明顯幫助,而且在眾多限制下,本港要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仍有一段長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