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與區選 - 吳靄儀

民主與區選 - 吳靄儀

越是參與區議會選舉工作,就越感到需要早日建立真正的民主政制,因為缺乏了民主政制,龐大的區議會架構只會繼續是一盤散沙。不自重的區議員,大可乘着大多數人對區議會不感興趣,就樂於靠門面功夫、應酬拉關係度日,責任心重而有才幹的區議員,則疲於奔命,也只能換來一些零碎而短暫的成果。
全港幾百位區議員,要組織起來,發揮整體作用,從下至上是根本沒可能做到的。唯一途經是從上而下:在中央政策上有力量的政治團體,透過成員或友好團體成員在地區上的工作,參與監察落實政策,反映實際民情民意,這些意見和實情就會對中央十分有用,會很快得到回應,那時我們才能期望區議會有顯著的作用。
套用魯迅的話說:先去追求民主;有了民主,民生的訴求就有希望了;沒有民主,甚麼訴求都是枉然,因為一切都得看不民主的政府的恩賜,或自不民主的政府手中奪取。
居民最重大的問題,往往不是地區議會所能解決。例如我站在堅尼地城的一個選區街頭派單張,空氣污染嚴重,居民出入要以紙巾掩着口鼻;這顯然必須由中央政策處理,對着重視居民權利的民主政府,區議員的反映、跟進就會有更大的作用。又例如我在灣仔區遊行拉票,其實在灣仔出入的絕大多數行人並非住在灣仔,但他們同樣需要灣仔得到各樣改善。爭取本區多一個巴士站、督促政府早日清拆重建,都是重要工作;要這些工作事半功倍,非得有民主政制不可。區議會選舉也需要着重候選人對民主的承擔,正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