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應選低脂肪高纖<br>港人愛消夜食肆開拓夜市

營養師:應選低脂肪高纖
港人愛消夜食肆開拓夜市

【本報訊】本港經濟逐步復甦,失業率回落,有食肆看準消費市道將轉趨暢旺,計劃全面開拓消夜市場,吸納高收入人士及熱愛睇戲、跳舞、唱K的夜貓一族,而一項調查更顯示,三成五的受訪者有吃消夜的習慣,有受訪者甚至平均每星期花費一千元。 記者:鄭豐俊

該項研究由嶺南大學社會及行政學系和香港電台進行,成功訪問了五百八十一人,在表示有吃消夜習慣的受訪者中,每星期平均有約四個晚上會吃消夜,每星期平均花費八十元。至於食消夜的地方,有逾五成表示會在家吃即食食品,而餅乾、汽水、奶茶咖啡,以至即食麵都是港人消夜至愛。

延長營業時間
嶺南大學社會及行政學系副教授李彭廣昨在記者會上表示,港人生活緊張,導致食無定時,加上消夜可紓緩壓力,故養成吃消夜的習慣,其中尤以年齡較小、教育程度及收入較高的人為多。
他相信,本港經濟正走出谷底,市民的消費意欲及能力重回正軌,屆時花費在消夜的金額將會增加。「肯定市民會使多啲,喺屋企食消夜就會買多啲存貨,而肚餓出街食消夜就會食貴啲,食番啲好嘢。」
「扒王之王」董事總經理李德麟表示,經濟轉好將帶旺飲食市道,而高收入人士及愛「蒲」的年輕人愛吃消夜為食肆帶來商機。他直言:「我對消夜嘅市場虎視眈眈!」
花園道分店的營業時間約三個月前已由凌晨零時延長至凌晨二時,結果反應良好。
該公司正計劃將全線分店營業時間延長,甚至二十四小時營業,以吸納愛消夜的顧客。
吃消夜是否一定無益?香港營養師協會註冊營養師林思惠指出,吃消夜可令身體補充熱量及營養,但選擇不適當的食物,便會導致膽固醇過高、血壓高及糖尿病。

小心飲食失調
此外,近年由於日間減肥節食不當而濫吃消夜的人數有增加趨勢,部份更患上飲食失調症,較嚴重的個案曾經以一碟干炒牛河及兩個芝士漢堡包作為消夜。
林思惠則建議市民,應在覺得肚餓時才吃消夜,並且應選擇低脂肪、高纖維及奶類食品,如麥片、低脂奶、蔬菜及生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