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龍發展應暫擱

西九龍發展應暫擱

城市觀察組主席 黃華生

西九龍文化區發展,是香港史無前例的安排,如有差錯,香港市民便要賠上一定代價。
整個發展區體積龐大,單是地盤面積,就等如五十個足球場,即四十公畝,發展項目主要為二十多萬平方米的文化設施與近五十萬平方米的商住設施。

可能變為地產項目
單看這五十萬平方米的商住面積,亦可預計到將來發展的模式。如在香港市區一個普通地盤,根據建築物業條例,商業用途可建十五倍容積率,而住宅就只得十倍,因此發展商會選擇商業。但今日住宅樓宇有價有市,而這地皮又史無前例的讓住宅與商業同等考慮,所以最後發展住宅樓宇的機會較高。
以平均一百平方米一單位計算,此地皮可造就五千單位,亦因為高度限制為水平線上一百三十米,所以建四十層高大廈絕無問題。以香港的標準兩梯八伙樓計算,一幢大廈可以有三百二十個單位,而十五、六幢四十層高大廈就可以提供五千個單位,成為一龐大地產發展計劃。
再者,每幢大廈約佔三十米闊度,以香港發展商習慣,不難成為一超級無敵海景文化豪宅牆,即是排列為十五幢乘三十米等如四百五十米闊,一百三十米高的維港豪宅牆,地下有天幕包圍着的文化會所設施。這是不是香港市民希望見到的維港景象?
比起去年經專家評估的得獎作品,印象相差很遠。當時的作品設計,是以文化項目為主的低層低密度發展,是市民的現代文化中心,而非今日投標的地產項目。況且,當年的比賽是以規劃用地為主,而非作一建築設計。得獎的天幕設計亦是毀譽參半,其功能是甚麼,其代表性是甚麼,可否節省能源,有無代表香港意義,皆待探索。

應該再作公眾諮詢
然而政府所發出的標書卻非做天幕不可,而要達致過半的覆蓋率,即是大於二十五個足球場,可謂創舉!這不是香港機場,經過二十五個足球場的天幕,會否太悶?亦沒有註明設計要求,這種天幕的質素差距可達十倍,如成為大而無當的垃圾蓋亦會變成國際笑柄。況且,將來的保養維修價值不菲,可能列為香港經常性財赤項目之一。失敗的天幕比比皆是,例如倫敦的MillenniumDome。所以決定有無天幕,亦需要公開研討,不是數位大官能負責的。
這龐大創舉由規劃比賽以致現在的投標發展都缺乏透明度,過程缺少了公眾諮詢與建築設計的討論,現在補救再辦,亦不會擾亂香港經濟發展。
這大型項目,地盤長度就有一千四百米,約為三個地鐵站的長度,單靠一自動電梯,是否能解決人流?這樣的大型發展,由一發展商發展,由一人設計,會否造成壟斷商品,文化項目成為陪襯物,視覺效果流於單一乏味,品質與時間如何作保證?
從填海而得的西九龍是香港市民皆有份的貴重地皮,回歸市民,發展文化項目,造就香港大都會的中央公園,亦無不妥。因此,暫停單一投標發展,再作公眾諮詢,訂立市民認同目標,才是真正的文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