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主要影響呼吸道的疾病;在香港全年都有病例出現。在本港,引起流感的病毒多為甲類H3N2型、甲類H1N1型和乙類。流行性感冒病毒的特性是可透過不定時基因突變,衍生新品種,造成大規模流感。
流行性感冒主要是經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病者噴沫,透過呼吸道傳染的。潛伏期一般是一至三天。病徵包括發燒、頭痛、肌肉痛、鼻塞、咳嗽及身體疲倦等。大部份人都能在兩天至一周內自行痊愈,但是長者及慢性疾病患者,則有較大機會出現併發症,如支氣管炎、肺炎等。
由於感冒是由病毒引起,所以服用抗生素是沒有療效的。除非出現細菌感染的併發症,否則毋須服食抗生素。一般健康的人,多在一周內自動復原,因此在病發期間,只要注意一般護理和症狀治療即可。
一般護理包括多飲水、進食有營養和容易消化的食物;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注意衞生──打噴嚏或處理噴沫後,需以肥皂清洗雙手;不要隨地吐痰;咳嗽時要用紙巾掩蓋口鼻,並將痰涎或鼻涕用紙巾包好棄於垃圾桶內。
症狀治療不能消滅感冒病毒,但可紓緩不適的病徵。常用的藥物包括退燒鎮痛藥、止咳劑、化痰劑、傷風藥和潤喉糖。預防流行性感冒最有效的方法是增強個人抵抗力,實踐健康生活模式,如充足睡眠、均衡飲食、適量運動及切勿吸煙;並保持空氣流通等。
流行性感冒疫苗對預防流行性感冒所引致的併發症及死亡有一定功效,尤其對長者及慢性心臟病及呼吸道疾病患者而言。
資料來源:衞生署中央健康教育組
原文可瀏覽網頁: